[实用新型]一种预制预应力钢与混凝土拼接连续组合梁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8883.4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5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新;刘雅琪;王连广;张冰;张鸥;李令令;敬耀辉;王淑娟;赵传华;唐晓春;丁启明;宋正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2/00 | 分类号: | E01D2/00;E01D21/00;E01D101/32;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珉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预应力 混凝土 拼接 连续 组合 | ||
一种预制预应力钢与混凝土拼接连续组合梁,包括预制混凝土板、预应力工字钢梁、预应力钢筋、剪力连接件、钢箱梁连接构件及混凝土板连接构件。施工方法为:对接时,先通过钢梁连接构件对预应力工字钢梁进行连接,腹板连接钢板、上翼缘连接钢板及下翼缘连接钢板均通过螺栓与钢梁固连;再通过混凝土板连接构件对预制混凝土板进行连接;混凝土板连接构件包括四种结构形式,第一种结构形式以精轧螺栓为连接件,采用预留孔道形式安装螺栓;第二、三种以锚索为连接件,区别在于一个直接通过预留孔道形式安装锚索,另一个先完成后浇混凝土浇筑,再通过预留孔道形式安装锚索;第四种结构形式以预埋钢筋为连接件,采用后浇混凝土形式固封钢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预应力钢与混凝土拼接连续组合梁。
背景技术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是通过剪力连接件将钢梁与混凝土板连接起来共同受力和变形协调的一种组合梁,其能够充分利用钢材所具有的优越抗拉性能和混凝土所具有优越抗压性能。
预应力钢与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是指在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承受正弯矩钢梁下翼缘附近布置预应力钢筋,并施加预应力;在负弯矩区域的钢梁上翼缘下的腹板附近、混凝土翼缘板内或同时在钢梁上翼缘附近和混凝土板内同时布置预应力钢筋,并施加预应力;在受拉钢筋翼缘施加预应力目的是扩大其弹性性能范围,提高其疲劳强度,减少钢材的用量,提高组合梁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在组合梁负弯矩区域的混凝土板中施加预应力目的是延迟负弯矩区混凝土的裂缝出现,阻止混凝土板裂缝的开展,减小混凝土板中钢筋腐蚀和混凝土恶化,增加耐久性,提高负弯矩区抗弯承载能力。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是在施工现场进行预应力钢与混凝土施工,为了提高施工速度,不影响周围施工环境,可以在异地或施工场地外场地制作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或者先在异地制作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再在现场进行张拉预应力,进而形成预制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梁。预制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具有很多优点,主要体现在快速施工、减少由于施工活动对周围交通流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及足够的耐久性。
但是,预制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梁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即在受到现场条件、施工环境、运输和吊装等因素时,会限制预制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长度,而现有的预制预应力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长度却无法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预应力钢与混凝土拼接连续组合梁,能够有效延长组合梁的整体长度,进而有效满足实际工程中对组合梁的长度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预应力钢与混凝土拼接连续组合梁,包括预制混凝土板、预应力工字钢梁、预应力钢筋、剪力连接件、钢梁连接构件及混凝土板连接构件;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固设在预应力工字钢梁上翼缘顶部,所述剪力连接件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板内部,且剪力连接件焊接固连在预应力工字钢梁上翼缘顶部;所述预应力钢筋布置在预应力工字钢梁上翼缘下方、下翼缘上方或下翼缘下方;所述预应力工字钢梁对接时通过钢梁连接构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对接时通过混凝土板连接构件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钢梁连接构件包括腹板连接钢板、上翼缘连接钢板及下翼缘连接钢板;所述腹板连接钢板搭接在两根对接的预应力工字钢梁腹板之间,腹板连接钢板与预应力工字钢梁腹板之间通过腹板连接螺栓相固连;所述上翼缘连接钢板搭接在两根对接的预应力工字钢梁上翼缘之间,上翼缘连接钢板与预应力工字钢梁上翼缘通过上翼缘连接螺栓相固连,且上翼缘连接螺栓上端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板内;所述下翼缘连接钢板搭接在两根对接的预应力工字钢梁下翼缘之间,下翼缘连接钢板与预应力工字钢梁下翼缘通过下翼缘连接螺栓相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未经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8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输出口设置有防粘结构的标签色带盒
- 下一篇:缠绕管承插式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