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包用炉衬镁碳砖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9206.4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7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曹磊;李庆贺;杜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市量子炉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11401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包 炉衬 镁碳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包用炉衬镁碳砖,包括梯形结构镁碳砖本体,所述的梯形结构镁碳砖本体长边端截面为非工作面,短边端截面为工作面,其特征在于,在镁碳砖本体的非工作面至本体内中部预埋一根碳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包用炉炉衬镁碳砖,这种镁碳砖采用与碳棒结合,实现报警功能。当镁碳砖的残厚剩余50mm‑70 mm时,工作面露出碳棒,由于碳棒在高温煅烧下,能区别于镁碳砖本身,具有发光、发亮的特点,用肉眼可以准确判断,大大提高了镁碳砖的利用率,降低了穿钢、漏钢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包用炉衬镁碳砖。
背景技术
目前,钢包用炉炉衬镁碳砖基本采用标准梯形结构,镁碳砖的厚度一般为200-230mm,在炼钢过程中,由于钢水、炉渣及脱氧吹氩工艺对钢包炉衬镁碳砖的冲刷,化学侵蚀等原因,使得钢包炉衬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蚀损,从而使炉衬逐渐变薄;一般来说镁碳砖的最大残厚为50mm。为了确保使用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以炉前操作工的实际经验为判定标准,用肉眼观察并判断镁碳砖残厚是否达到最大有效使用厚度。这种方法不能准确有效的判定炉衬砖的蚀损程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镁碳砖残厚未达到最大有效使用厚度进行拆炉,一般都是在残厚在70-90mm就认为达到了最大有效使用厚度,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了钢包的使用寿命;(2)拆炉时,镁碳砖残厚已经超过最大有效使用厚度,极易发生穿钢、漏钢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包用炉衬镁碳砖,能够准确的判断出镁碳砖的最大有效使用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包用炉衬镁碳砖,包括梯形结构镁碳砖本体,所述的梯形结构镁碳砖本体长边端截面为非工作面,短边端截面为工作面,其特征在于,在镁碳砖本体的非工作面至本体中部预埋一根碳棒。
所述的碳棒直径为8mm,长度为50mm-70 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包用炉衬镁碳砖,这种镁碳砖采用与碳棒结合,实现报警功能。当镁碳砖的残厚剩余50mm-70 mm时,工作面露出碳棒,由于碳棒在高温煅烧下,能区别于镁碳砖本身,具有发光、发亮的特点,用肉眼可以准确判断,大大提高了镁碳砖的利用率,降低了穿钢、漏钢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块钢包用炉炉衬镁碳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镁碳砖在钢包上的砌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包用炉衬镁碳砖,包括梯形结构镁碳砖本体,所述的梯形结构镁碳砖本体长边端截面为非工作面2,短边端截面1为工作面,其特征在于,在镁碳砖本体的非工作面2至本体内中部预埋一根碳棒3。
所述的碳棒3直径为8mm,长度为50mm~70 mm。
如图2所示,将本实用新型镁碳砖用于钢包的包壁5位置上,在炼钢过程中,经过钢水、炉渣及脱氧吹氩工艺对炉衬镁碳砖的冲刷,包壁镁碳砖被蚀损到安全厚度7点时(即残厚),露出碳棒3,用肉眼可见一处发光、发亮的点,该处即为最大有效使用厚度,此时需要立即拆炉。图中6为纤维板,4为浇注料
经过上述实施方式可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镁碳砖能够准确有效地判断出最大有效使用厚度的位置,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市量子炉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鞍山市量子炉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92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斗笠式刀库快速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