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火用气化炉的横向冲孔机构及其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9681.1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8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佳莉 |
主分类号: | B21J5/10 | 分类号: | B21J5/10;B21J9/04;B21J13/02 |
代理公司: | 慈溪久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9 | 代理人: | 陈超;滕延庆 |
地址: | 315313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火 气化 横向 冲孔 机构 及其 加工 设备 | ||
一种点火用气化炉的横向冲孔机构及其加工设备,包括具有马达和传动组件的冷镦机机体,所述的冷镦机机体上按加工顺序依次设有储料机构、矫直进料机构、切料机构、直冲打孔机构、平移机构、下料机构,所述的直冲打孔机构与下料机构之间设有如上所述的横向冲孔机构,且所述的横向冲孔机构与直冲打孔机构相互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将横向冲孔机构改装至现有的冷镦机上,从而能够在一个设备上实现直向冲孔和横向冲孔的全自动化生产,有效降低生产难度,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提供了两种全新的横向冲孔机构的方案,其对现有的横向冲孔结构作出了较大的改进,从而具备冲孔干净、排料顺畅、且对气化炉无损伤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火用气化炉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点火用气化炉的横向冲孔机构及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打火机是小型取火装置。主要用于吸烟取火,也用于炊事及其他取火。打火机主要部件是气化炉和贮气箱,气化炉动作时,迸发出火花射向燃气区,将燃气引燃。气化炉是打火机演变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结构较复杂的部分。气化炉主体一般是采用金属材质,最为传统的是采用铜合金制成,高温下使用稳定但是成本较高,因此现在也出现了采用锌合金制成的气化炉,牺牲掉材质本身的一部分性能,通过工艺改进加强连接稳定性,以达到使用需求,从而大大减少材料成本。
气化炉的结构是具有一贯穿的用于流通燃气的流道,再分别从两端向内打各种不同尺寸的用于安装其它配件的直孔,然后再从侧面向内打横向的进气孔,进气孔与流道相通,从而实现燃气与空气混合和点燃。
现有的加工工艺中,大都采用冷镦机冲出直孔,再取出半成品用另外的设备进行横向冲孔,这么做效率相对低下,且由于产品发生过明显的位移,因此产品的品质一般。市面上也有利用冲压工艺进行生产的,但是由于气化炉本身体积较小且相对较为脆弱,冲压工艺的成品率和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实际中也极少被采用。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最直接的手段是将横向冲孔的生产融入到前序工艺之中,能够在一个设备上实现直向冲孔和横向冲孔的操作。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433119.0,专利名称为:一种气化炉体的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该实用新型专利中对冷镦机进行改造,将能够实现横向冲孔的结构加入其中,实现了气化炉的全自动化生产。但是其结构中也存在缺陷,具体指:“所述双孔冲压装置包括传动齿轮轴、固定套接于传动齿轮轴上的传动凸轮、受传动凸轮推动的双孔顶杆、固定于双孔顶杆端部的双向推板、转动连接于机体内的模具箱上的上压块和下压块、嵌装在模具箱内的上冲针和下冲针,上冲针和下冲针对应产品的冲孔部位并分别套接有复位弹簧”。由于气化炉十分小巧,打完直孔后壁厚至多几个毫米,因此较为脆弱且易变形,而由于上述专利中进行横向冲孔时是双侧同时进行的,会将冲下的废料挤在中间,既会造成废料卡住难以排除,还会使得废料重叠反向接触到气化炉的侧壁,导致侧壁变形受损;另外,由于上冲针和下冲针同时向内冲入,因此其冲入距离较短,会导致冲孔废料未完全与气化炉分离,仍然粘连在一起,后期再进行处理将更加麻烦,耗时耗力,且上冲针和下冲针在退回是也可能夹带冲孔废料堆侧壁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孔干净、排料顺畅、且对气化炉无损伤的点火用气化炉的横向冲孔机构及其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点火用气化炉的横向冲孔机构,包括固定块、用于实现气化炉横向冲孔的冲头组件、顶杆、用于复位所述冲头组件和顶杆的第二复位弹簧、以及受外部动力驱动的导向块,所述的固定块开设有通孔,所述冲头组件的后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的通孔中,所述冲头组件的前端伸出至所述的通孔外,所述顶杆的前端伸入至所述的通孔中并与所述的冲头组件连接,所述的导向块上开设有起伏变化的导向槽,所述顶杆的后端设有与导向槽相适配的联动部,所述的联动部滑设在所述的导向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靠近顶杆的一侧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顶杆前端的宽度大于所述冲头组件的宽度,且所述顶杆的前端与所述的限位台阶形成限位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佳莉,未经王佳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96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振动的面部按摩棒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警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