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固定盆腹腔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9738.8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1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曾向阳;肖松舒;兰花;刘楚;曾妲;郭筱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梁灵周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腹腔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管,具体说是一种免固定盆腹腔引流管,包括可从引流口伸入盆腹腔内的导管,在该导管上位于引流口处设有可收缩或撑开的腹壁固定装置,该腹壁固定装置撑开时,其靠近所述导管伸入端的一侧伸入所述盆腹腔固定在腹壁内腹膜表面上,其另一侧固定在引流口处的皮肤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腹壁固定装置一侧可固定在腹壁内腹膜表面上,另一侧固定在引流口处的皮肤表面上,从而避免了用缝线缝扎固定引流管,且通过撑开腹壁固定装置可牢牢固定引流管,既不会引起皮肤疼痛,又不会导致引流液渗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管,具体说是一种免固定盆腹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在医疗活动中,常需针对积存于盆腹腔内的液体包括血液、脓液、渗出液、分泌液等引流和排出体外,以达到减轻炎症、缓解疼痛、防止炎症扩散及观察病情变化的目的,还可以达到减少合并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伤口愈合等目的。目前,临床上的盆腹腔引流导管常需在腹壁部位用缝线缝扎固定引流管,缝扎过紧易导致患者伤口疼痛不适,并影响患者翻身活动,缝扎过松则容易发生引流液沿着引流管表面渗漏至皮肤表面,增加感染机会及污染敷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不会引起皮肤疼痛、又不会导致引流液渗漏的免固定盆腹腔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固定盆腹腔引流管,包括可从引流口伸入盆腹腔内的导管,在该导管上位于引流口处设有可收缩或撑开的腹壁固定装置,该腹壁固定装置撑开时,其靠近所述导管伸入端的一侧伸入所述盆腹腔固定在腹壁内腹膜表面上,其另一侧固定在引流口处的皮肤表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腹壁固定装置包括密封固定套设在所述导管上的柔性管套和分别设置在该柔性管套两端可收缩或张开的球囊,其中一球囊撑开时固定在所述腹壁内腹膜表面上,另一球囊撑开时固定在所述皮肤表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其中一球囊撑开时呈板状,该板状的平面抵靠在所述腹壁内腹膜表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另一球囊撑开时呈伞状,该伞状的开口抵靠在所述皮肤表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另一球囊上连接有近端管道,通过该近端管道可向该另一球囊内输送气体或液体。
作为优选,所述另一球囊上连接有远端管道,该远端管道依次穿过该另一球囊和所述柔性管套与所述其中一球囊连通,通过该远端管道可向该其中一球囊内输送气体或液体。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腹壁固定装置一侧可固定在腹壁内腹膜表面上,另一侧固定在引流口处的皮肤表面上,从而避免了用缝线缝扎固定引流管,且通过撑开腹壁固定装置可牢牢固定引流管,既不会引起皮肤疼痛,又不会导致引流液渗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固定盆腹腔引流管,其包括可从引流口伸入盆腹腔内的导管1,该导管可将盆腹腔内的血液、脓液、渗出液、分泌液等引流和排出体外,该导管上位于引流口处设有可收缩或撑开的腹壁固定装置2,该腹壁固定装置撑开时,其靠近所述导管伸入端的一侧伸入所述盆腹腔固定在腹壁内腹膜表面上,其另一侧固定在引流口处的皮肤表面上,从而避免了用缝线缝扎固定导管。一般地,导管长30-50cm,管壁表面2/3处设置所述腹壁固定装置,并可根据不同患者腹壁厚度设计不同型号,固定之前该装置呈收缩状,为可贴附于导管表面的柔性材料制成,长度约3-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9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卵巢囊肿剥除防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冷凝器耦合无级调温泳池恒温除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