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便于识别安装的贴顶式行李架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0403.7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5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于红丞;华菲菲;丁亚运;杨枫;卢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9/04 | 分类号: | B60R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便于 识别 安装 贴顶式 行李架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便于识别安装的贴顶式行李架支架,行李架支架上设有区分左右安装位置的斜切角以及区分前后安装位置的U型开口和凸点;所述行李架支架分为左行李架支架和右行李架支架,所述左行李架支架和右行李架支架上的斜切角均朝向车头方向设置;所述左行李架支架和右行李架支架分别设有若干个,所述行李架支架上的U型开口和凸点随行李架支架设置在车顶盖的前后安装位置的不同而设置顺序不同。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行李架支架识别困难,上件过程麻烦,安装配合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架支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便于识别安装的贴顶式行李架支架。
背景技术
贴顶式行李架安装一般都需要在车顶上提供从前到后排列的左右各4个安装点。安装点处需要用支架来进行加强。然而这样的支架一般从结构上看起来极为相似,再加上左右零件完全对称,这就导致在上件过程中非常难区分支架零件,无法实现零件准确的安装配合。这样的情况下,在考虑实际生产问题的前提下,需要设计一个简单、经济的可识别安装的行李架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便于识别安装的贴顶式行李架支架,本实用新型先通过斜切角朝向车头方向将行李架支架分出左右件;再通过U型口与凸点的相对位置区分从前到后的安装顺序,从而达到识别相似行李架支架的目的;解决了行李架支架识别困难,上件过程麻烦,安装配合不准确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型便于识别安装的贴顶式行李架支架,行李架支架上设有区分左右安装位置的斜切角(11),以及区分前后安装位置的U型开口(12)和凸点;所述行李架支架分为左行李架支架和右行李架支架,所述左行李架支架和右行李架支架均布在车顶盖的两侧,所述左行李架支架和右行李架支架上的斜切角(11)均朝向车头方向设置;所述左行李架支架和右行李架支架分别设有若干个,所述行李架支架上的U型开口(12)和凸点随行李架支架设置在车顶盖的前后安装位置的不同而设置顺序不同。支架上的斜切角结构用来区分支架零件是车身左边零件还是右边零件;设置U型开口及凸点结构用来区分支架零件从前到后的安装顺序。
优选的,所述左行李架支架设有4个,分别为第一行李架支架(1)、第二行李架支架(2)、第三行李架支架(3)、第四行李架支架(4),所述第一行李架支架(1)、第二行李架支架(2)、第三行李架支架(3)、第四行李架支架(4)从车前向车后依次安装在车顶盖的左侧;所述右行李架支架设有4个,分别为第五行李架支架(5)、第六行李架支架(6)、第七行李架支架(7)、第八行李架支架(8),所述第五行李架支架(5)、第六行李架支架(6)、第七行李架支架(7)、第八行李架支架(8)从车前向车后依次安装在车顶盖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U型开口(12)设有1个,所述凸点设有3个,分别为第一凸点(13)、第二凸点(14)、第三凸点(15)。主要是通过U型开口相对于凸点的位置变换即能实现识别行李架支架从前到后的安装排序。
优选的,所述第一行李架支架(1)和第五行李架支架(5)上的U型开口(12)和凸点按U型开口(12)、第一凸点(13)、第二凸点(14)、第三凸点(15)的顺序设置,所述U型开口(12)靠近斜切角(11)。
优选的,所述第二行李架支架(2)和第六行李架支架(6)上的U型开口(12)和凸点按第一凸点(13)、U型开口(12)、第二凸点(14)、第三凸点(15)的顺序设置,所述第一凸点(13)靠近斜切角(11)。
优选的,所述第三行李架支架(3)和第七行李架支架(7)上的U型开口(12)和凸点按第一凸点(13)、第二凸点(14)、U型开口(12)、第三凸点(15)的顺序设置,所述第一凸点(13)靠近斜切角(11)。
优选的,所述第四行李架支架(4)和第八行李架支架(8)上的U型开口(12)和凸点按第一凸点(13)、第二凸点(14)、第三凸点(15)、U型开口(12)的顺序设置,所述第一凸点(13)靠近斜切角(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翼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04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节能静音电陶炉
- 下一篇:一种路灯替换安装用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