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悬浮颈椎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0910.0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5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吕毅;薛召;史爱华;吴荣谦;马锋;汤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N2/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悬浮 颈椎 牵引 装置 | ||
一种磁悬浮颈椎牵引装置,包括颈托和肩托,肩托将颈托环形包裹于内部,颈托外侧与肩托内侧不接触,颈托前部的外侧面底部径向向外延伸,颈托后部的外侧面底部径向向外延伸,肩托前部的内侧面底部径向向内延伸,肩托后部的内侧面底部径向向内延伸,在各延伸部上均匀设置有分散式均匀排列的轴向的圆柱形凹孔,在各圆柱形凹孔中镶嵌有圆柱形永磁体,其中相对的圆柱形永磁体同极相对形成斥力,提供颈托和肩托之间悬浮或牵引所需的悬浮力或牵引力,本实用新型不限制颈椎病患者的体位,可针对不同牵引力量需求的患者使用,同时具备轴向牵引、水平转动和磁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悬浮颈椎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颈椎病发病率呈现递增且逐渐年轻化趋势,对个人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负担。目前,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但是,绝大多数颈椎病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使其停止发展、好转甚至痊愈。其中,颈椎牵引被认为是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颈椎病预防和治疗中。
颈椎牵引以机械牵引和气囊牵引两种方式最为常见。其中,机械牵引的牵引力量、牵引角度和牵引时间容易控制,精确度高,但是需要限制患者体位和制动。气囊牵引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其优点在于轻巧便携,但是存在牵引力量控制精度不高,牵引角度单一等不足。另外还包括简易颈托,主要应用于颈椎病的预防或前期治疗,具有支撑和固定作用,但是牵引力量和牵引角度单一,患者佩戴不舒适,佩戴依从性差。对于多数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虽然以上各种牵引方法均能在轴向对颈椎进行牵引治疗或预防颈椎病,但是普遍限制了患者头部在水平面上的运动,影响治疗效果及佩戴舒适度。
申请号为201821955664.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磁悬浮颈椎牵引装置,包括颈托和肩托,颈托和肩托均为半环形可闭合结构,颈托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磁体,肩托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磁体,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对应,且同极相对形成斥力,提供颈托和肩托之间悬浮或牵引所需的悬浮力或牵引力。该装置满足患者在站位或坐位使用,可针对不同牵引力量需求的患者使用,同时具备轴向牵引、水平转动和磁疗效果。
虽然上述专利具备多种功效,然而其缺陷在于颈托和肩托为分离式设计,两者之间缺少相互的位置限定,难以有效控制颈托和肩托在水平位置和轴向位置的位移量,难以满足佩戴安全性和舒适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悬浮颈椎牵引装置,该装置不限制颈椎病患者的体位,可针对不同牵引力量需求的患者使用,同时具备轴向牵引、水平转动和磁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悬浮颈椎牵引装置,包括颈托1和肩托2,颈托1包括颈托前部11 和颈托后部12,肩托2包括肩托前部21和肩托后部22,颈托前部11、颈托后部12、肩托前部21和肩托后部22均为半圆环形,其特征在于,所述肩托2将颈托1环形包裹于内部,颈托1外侧与肩托2内侧不接触,所述颈托前部11的外侧面底部径向向外延伸,在延伸部上均匀设置有分散式均匀排列的轴向的第一圆柱形凹孔113,所述颈托后部12的外侧面底部径向向外延伸,在延伸部上均匀设置有分散式均匀排列的轴向的第二圆柱形凹孔123,所述肩托前部21的内侧面底部径向向内延伸,在延伸部上均匀设置有分散式均匀排列的轴向的第三圆柱形凹孔213,所述肩托后部22的内侧面底部径向向内延伸,在延伸部上均匀设置有分散式均匀排列的轴向的第四圆柱形凹孔223,在所述第一圆柱形凹孔113、第二圆柱形凹孔123、第三圆柱形凹孔213和第四圆柱形凹孔223中镶嵌有圆柱形永磁体15,其中第一圆柱形凹孔113中的圆柱形永磁体15与第三圆柱形凹孔213中的圆柱形永磁体15同极相对形成斥力,第二圆柱形凹孔123中的圆柱形永磁体15与第四圆柱形凹孔223中的圆柱形永磁体15同极相对形成斥力,提供颈托1和肩托2之间悬浮或牵引所需的悬浮力或牵引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0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