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浮球阀压紧箍成型工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1212.2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7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吕若冰;陈欢;张社辉;刘亚明;封高帆;任明明;李书利;杨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53/1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卫煜睿 |
地址: | 47113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球阀 压紧 成型 工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浮球阀压紧箍成型工装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的上方水平设有气缸安装板,气缸安装板的底部四个边角通过支撑杆与底座连接,位于气缸安装板的端面上设置有气缸Ⅰ,气缸Ⅰ的活塞杆穿过安装板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凸模Ⅰ;位于底座端面的两端均水平设有气缸Ⅱ,气缸Ⅱ的活塞杆连接有凸模Ⅱ,凸模Ⅱ与凸模Ⅰ平行设置,在位于气缸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凹模,凹模水平位于两个气缸Ⅱ之间,且凹模的端面上设有与凸模Ⅰ对应的凹槽,凹槽的直径大于凸模Ⅰ的底部直径,两个所述凸模Ⅱ与凸模Ⅰ相抵时中间形成的型腔与相接触的凸模Ⅰ的形状一致,使用本实用新型安全方便,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时间和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紧箍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浮球阀压紧箍成型工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球阀压紧箍零件是采用在料件上手工捶打,使其逐渐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该手工制作方法效率低、废品率高而且易造成人员伤害。
鉴于上述原因,现急需设计出一个将浮球阀压紧箍一次加工成型且不用人工手工捶打的装置,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成型零件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浮球阀压紧箍成型工装装置,提高产品质量,且避免人力及相关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浮球阀压紧箍成型工装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气缸安装板,所述气缸安装板的底部四个边角通过竖直设置的支撑杆与底座连接,位于气缸安装板的端面上设置有气缸Ⅰ,所述气缸Ⅰ的活塞杆穿过安装板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凸模Ⅰ;
位于底座端面的两端均水平设置有气缸Ⅱ,所述气缸Ⅱ的活塞杆连接有凸模Ⅱ,所述凸模Ⅱ与凸模Ⅰ平行设置,在位于气缸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与凸模Ⅰ对应的凹模,所述凹模水平位于两个气缸Ⅱ之间的底座端面上,且所述凹模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凸模Ⅰ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直径大于凸模Ⅰ的底部直径,两个所述凸模Ⅱ与凸模Ⅰ相抵时中间形成的型腔与相接触的凸模Ⅰ的形状一致。
进一步的,在两个气缸Ⅱ的底部均设置有气缸座。
进一步的,所述凸模Ⅰ包括上部的竖直段以及位于竖直段底部的凸弧面,且所述凸弧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竖直段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凸弧面的高度大于凸模Ⅱ凹槽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制备压紧箍通过气缸Ⅰ与气缸Ⅱ压制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制备压紧箍不再需要人工干预,减少了人力的工作量,消除人员伤害风险,且由模具保证产品精度,提高了零件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气缸安装板,3、支撑杆,4、气缸Ⅰ,5、凸模Ⅰ,501、竖直段,502、凸弧面,6、气缸Ⅱ,7、凸模Ⅱ,8、凹模,9、气缸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附图所示,一种用于浮球阀压紧箍成型工装装置,包括底座1,在底座1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气缸安装板2,所述气缸安装板2的底部四个边角通过竖直设置的支撑杆3与底座连接,位于气缸安装板2的端面上设置有气缸Ⅰ4,所述气缸Ⅰ4的活塞杆穿过安装板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凸模Ⅰ5,所述凸模Ⅰ5包括上部的竖直段501以及位于竖直段底部的凸弧面502,所述竖直段501的顶部与气缸Ⅰ4的活塞杆连接,且所述凸弧面502的直径大于所述竖直段501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1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藻治理用的含氧量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减水剂配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