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筒浓缩机角度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1591.5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5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礼;胡裕江;佘发春;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会理县秀水河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6 | 分类号: | C02F11/126;C02F11/125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王梓丞 |
地址: | 615100 四川省凉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缩 角度 调节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筒浓缩机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机壳和底板,所述底板的顶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立柱,立柱的顶端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架的一端,第一连接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机壳的外表面一侧,机壳的外表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架的一端,第二连接架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液压缸的输出端上,所述机壳的内部中间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外表面设有转筒。本实用新型利用液压缸推动一端转动安装的机壳,从而带着内部转筒进行可调节角度,而排泥管底端设有可大面积聚集污泥的聚料斗,防止排泥时出现漏料,而出液管则采用波纹管结构设计,方便插入容器内,防止转筒角度调节时其液体出来时出现漏液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转筒浓缩机角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污泥转筒浓缩机是污水处理中的常用设备,设备的主要结构为包裹滤布的转筒和含集液功能的机壳组成。其工作时,转筒不停旋转,污泥从转筒一端进入,水分穿脱包覆转筒的滤网,剩余污泥从转筒另一端流出,以达到浓缩目的。
在实际使用中,因不同项目的污泥性质不同,流动性不同,浓度不同,而转筒的角度式固定的,可能出现污泥过快或过慢流出转筒,导致浓缩效果不理想,影响后道工序的问题,现有的可调节角度转筒浓缩机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其排泥管和出液管因转筒浓缩机的角度改变而改变,对下面接料的容器造成位移现象,可能会产生漏料现象发生,造成污染和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筒浓缩机角度调节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筒浓缩机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机壳和底板,所述底板的顶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立柱,立柱的顶端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接架的一端,第一连接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机壳的外表面一侧,机壳的外表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架的一端,第二连接架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液压缸的输出端上,且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表面另一侧,所述机壳的内部中间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外表面设有转筒,且转筒固定安装在转动杆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外表面一侧顶端连接安装有加料管,加料管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法兰盘。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套有皮带的一端,皮带的另一端套在马达的输出端上,马达固定安装在保护箱的内部,保护箱的外表面两侧开设有散热孔,且保护箱固定安装在机壳的外表面一端。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内部底端一侧设有接液槽,接液槽的底端连接安装有出液管,且出液管采用波纹管结构设计。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内部底端另一侧连接安装有排泥管,排泥管的一端设有聚料斗,且聚料斗固定安装在立柱的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马达,使转动杆可以转动螺旋叶片和转筒,达到了提供转动力的效果,通过转筒和螺旋叶片的配合,使加料管进入的污泥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进行螺旋式慢进,经过转筒表面包裹的滤布进行过滤分离,达到了螺旋推进过滤分离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聚料斗,使因为机壳改变角度而同时改变角度的排泥管对其吐出的污泥进行聚集传输,达到了聚集传输防止漏料的效果,通过设置液压缸,使一端转动安装的机壳可以进行调整整体角度,达到了推动机壳一端使其产生倾斜角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会理县秀水河矿业有限公司,未经会理县秀水河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1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长度的螺栓
- 下一篇:一种煤矿机电用的潜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