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的铜带绕阻的绕线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3972.7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7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学;赵传洲;施可成;张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航天半导体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96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贾巍超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铜带绕阻 夹具 | ||
1.一种变压器的铜带绕阻的绕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的机架体(1)、纵向设置在机架体(1)上的进给滑道(2)、在进给滑道(2)上滑动的定型模具装置(3)、根部铰接在定型模具装置(3)上的联动杆(4)、根部铰接在机架体(1)上且联动杆(4)端部铰接在其中部处的驱动臂(5)、设置在驱动臂(5)端部且用于连接动力源的驱动连接头(6)、设置在进给滑道(2)尽头一侧部的侧向成形装置(7)、设置在进给滑道(2)尽头正部的正向成形装置(8)、设置在进给滑道(2)尽头另一侧部去模具装置(10)、设置在机架体(1)上且输入端与去模具装置(10)工序衔接的输出传送装置(11)、设置在输出传送装置(11)输出端两侧的长边侧向输出装置(12)与宽边侧向输出装置(13)、设置在机架体(1)上的铜线盘绕装置(14)、以及设置在铜线盘绕装置(14)与定型模具装置(3)之间的导向传送装置(1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的铜带绕阻的绕线夹具,其特征在于: 定型模具装置(3)包括在工字型的进给滑道(2)中直线滑动的工字型滑块(16)、竖直旋转设置在工字型滑块(16)上的旋转主轴(17)、呈矩形设置在旋转主轴(17)上的定型模块(20)、分布在定型模块(20)上的长定型侧面(21)与宽定型侧面(22)、设置在定型模块(20)底部的定型模具底部台阶(24)、以及设置在长定型侧面(21)与宽定型侧面(22)之间的过渡定型棱面(2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的铜带绕阻的绕线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定型模块(20)内腔中设置有热交换器(25);在定型模具底部台阶(24)上设置有位于宽定型侧面(22)下方的宽边电磁铁(19),在定型模具底部台阶(24)上分布有位于长定型侧面(21)下方的长边电磁铁(18);
在旋转主轴(17)上同轴设置有中空的导向中心轴(26),在导向中心轴(26)外侧壁上分布工艺通槽,在导向中心轴(26)外侧壁上套装有导向中心套(27),在导向中心轴(26)中心孔设置有中心推杆(28),中心推杆(28)的伸缩杆透过工艺通槽与导向中心套(27)连接;
在导向中心套(27)上连接有挡位驱动杆(29)的上端,挡位驱动杆(29)的下端连接有挡位从动杆(30)的上端,挡位从动杆(30)的下端与导向中心轴(26)外侧壁下端铰接,在工字型滑块(16)设置有位于定型模具底部台阶(24)下方的上顶推杆(31),上顶推杆(31)将定型模块(20)沿着旋转主轴(17)向上顶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的铜带绕阻的绕线夹具,其特征在于: 侧向成形装置(7)、正向成形装置(8)、以及去模具装置(10)结构相同;
侧向成形装置(7)包括设置在机架体(1)上的机械手基座(33)、设置在机械手基座(33)上的第N自由度机械手(34)、设置在第N自由度机械手(34)上且垂直定型模块(20)对应面的伸缩定位机械手(35)、设置在伸缩定位机械手(35)端部的旋转机械臂(37)、设置在旋转机械臂(37)端部的牵拉导向键(36)、设置在机架体(1)上的长/宽压制模座(32)、层分布在长/宽压制模座(32)正面的模具定型凹槽(40)、设置在长/宽压制模座(32)背面且用于通过牵拉导向键(36)的模具导向孔(38)、设置在模具导向孔(38)内侧长/宽压制模座(32)中且用于容纳牵拉导向键(36)的模具内盲孔(39);
正向成形装置(8)包括正向机械手装置(42),在正向机械手装置(42)输出端用于向定型模块(20)对应面推送宽/长压制模座(41);
去模具装置(10)包括输出机械手装置(43),输出机械手装置(43)用于将定型模块(20)对应面上的宽/长压制模座(41)或长/宽压制模座(32)取下并放置到输出传送装置(11)上;
有宽/长压制模座(41)与长/宽压制模座(32)分别对应定型模块(20)相邻侧面;
宽/长压制模座(41)或长/宽压制模座(32)分别与对应宽边电磁铁(19)或长边电磁铁(18)吸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航天半导体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航天半导体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39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池冷却板连接件
- 下一篇:一体化有机废气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