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工程用机加工注油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4630.7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6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煜钏;高彬;黄博涛;范瑜;蔡鑫奇;付连鸿;赵宏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煜钏 |
主分类号: | B67D7/42 | 分类号: | B67D7/42;B67D7/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3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工程 加工 注油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工程用机加工注油辅助装置,包括悬梁,所述悬梁的底端两端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悬梁的顶端一端通过传动电机滑动连接有限位板。该种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传动电机、抽油泵、进油管和吸头,方便通过传动电机带动抽油泵在悬梁上移动,使得吸头放入油箱内部,在抽油泵的作用下通过吸头表面四周的吸油口将油吸入进油管内部,从而再进入抽油泵内部,通过设置有气缸、升降杆、连接管、储油盘和注油嘴,方便气缸带动升降杆使得储油盘和注油嘴下降,方便使得注油嘴下降到机械装置的油箱口位置,由于连接管与抽油泵相连接,从而可以使得抽油泵内部的油通过连接管进入注油嘴,方便进行注油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机械工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工程用机加工注油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制造及维修的工程学科,而用于机械工程的机械装置大多都需要注油,传统的注油方式都是人为对机器手动注油,但是由于用于机械工程的装置种类各异,机器的大小也是不同的,人为注油的方式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够够到注油口进行加油,注油时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工程用机加工注油辅助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械工程用机加工注油辅助装置,包括悬梁,所述悬梁的底端两端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悬梁的顶端一端通过传动电机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传动电机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抽油泵,所述抽油泵的一端通过进油管固定连接有吸头,所述吸头的表面四周开有吸油口,所述传动电机的底端中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端两端通过升降杆传动连接有储油盘,所述储油盘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注油嘴,所述储油盘的顶端通过连接管贯穿气缸和传动电机与抽油泵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悬梁与地面的垂直距离至少为3m,所述悬梁的中部开有限位滑槽,所述悬梁的两端设置有塑胶防撞块。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的材质为透明PVC,所述进油管与吸头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进油管贯穿限位板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吸头的材质为合成金属,所述吸头呈圆盘状结构,所述吸头的直径为3-5cm。
进一步地,所述吸油口共开有多个,所述吸油口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吸头的表面四周,所述吸油口呈椭圆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注油嘴呈漏斗状结构,所述注油嘴的最小直径为5cm,所述注油嘴与储油盘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盘呈盘状空心结构,所述储油盘的直径至少为30cm,所述储油盘的内部还设置有液位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底座、支撑架和悬梁,方便通过采用支撑架和悬梁的形式,便于对支撑架高度以下的任何机械装置实现注油的效果;
(2):该种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传动电机、抽油泵、进油管和吸头,方便通过传动电机带动抽油泵在悬梁上移动,使得吸头放入油箱内部,在抽油泵的作用下通过吸头表面四周的吸油口将油吸入进油管内部,从而再进入抽油泵内部;
(3):该种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气缸、升降杆、连接管、储油盘和注油嘴,方便气缸带动升降杆使得储油盘和注油嘴下降,方便使得注油嘴下降到机械装置的油箱口位置,由于连接管与抽油泵相连接,从而可以使得抽油泵内部的油通过连接管进入注油嘴,方便进行注油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煜钏,未经王煜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4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仪表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臭氧杀菌超滤净水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