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可重复植毛结构的抛光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4773.8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0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钟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镱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3/14 | 分类号: | B24D1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重复 结构 抛光轮 | ||
一种具有可重复植毛结构的抛光轮包括:毛刷转盘及多个毛刷组件。毛刷转盘与抛光设备连接,且毛刷转盘远离抛光设备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植毛孔;多个毛刷组件一一对应嵌置于多个植毛孔内;毛刷组件包括刷毛束及弹性镶块,刷毛束包括中心对折部及位于中心对折部两侧的抛光部,且弹性镶块用于提供张力推动两个抛光部向远离中心对折部的方向移动,以使得两个抛光部均与植毛孔的孔壁抵持。毛刷组件采用弹性镶块抵持刷毛束并使之嵌置在毛刷转盘的植毛孔内,通过弹性镶块的膨胀力将刷毛束固定在毛刷转盘上,即毛刷转盘与毛刷组件之间为柔性连接,替换刷毛时不会损伤植毛孔孔壁,让重复植毛操作得以实现,提高抛光轮的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重复植毛结构的抛光轮。
背景技术
在对手机屏、玻璃等工件进行表面处理时,为了避免刮伤工件表面,一般采用毛刷抛光轮进行打磨工序,如此在取出工件表面毛刺的同时,让工件表面更加光滑。
一般的,毛刷抛光轮包括转盘及设置在转盘上的刷毛,在将刷毛安装到转盘上时,先通过金属箍将刷毛捆扎成束,并且将捆好的刷毛束嵌入转盘上的植毛孔内。
可以理解,毛刷抛光轮在对工件进行抛光的同时,毛刷抛光轮上的刷毛会组件被磨损,长期使用后刷毛或长度不够或折弯,导致无法与工件待抛光面正常接触,即该处刷毛失效;另外,在对工件进行抛光时,会发生刷毛被工件卡住,导致刷毛从植毛孔内被扯出的现象;以上状况均会导致抛光轮上局部刷毛失效,使得抛光轮的抛光效率降低或者局部位置失去抛光功能,然而此时抛光轮上其他部位的刷毛又是完整有效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为了避免浪费,由于在嵌置刷毛时采用了金属箍固定刷毛,金属箍的硬度大于转盘的硬度,在将刷毛从植毛孔内拔出时会刮伤植毛孔,被损坏后的植毛孔重新植毛的难度大,且重新植毛后其结构稳定性差,刷毛脱落风险高。
因此,如何对毛刷抛光轮的结构进行优化,以实现毛刷抛光轮的可重复植毛功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可重复植毛结构的抛光轮,实现毛刷抛光轮的重复植毛,解决毛刷抛光轮上部分刷毛失效后抛光效果降低的问题,延长毛刷抛光轮的整体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可重复植毛结构的抛光轮包括:毛刷转盘及多个毛刷组件;
所述毛刷转盘与抛光设备连接,且所述毛刷转盘远离抛光设备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植毛孔;
多个所述毛刷组件一一对应嵌置于多个所述植毛孔内;
在其中一个所述毛刷组件中,所述毛刷组件包括刷毛束及弹性镶块,所述刷毛束包括中心对折部及位于所述中心对折部两侧的抛光部,所述中心对折部与所述弹性镶块均位于所述植毛孔内,所述弹性镶块位于两个所述抛光部之间,且所述弹性镶块用于提供张力推动两个所述抛光部向远离所述中心对折部的方向移动,以使得两个所述抛光部均与所述植毛孔的孔壁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毛刷转盘开设有多个脱模孔,多个所述脱模孔一一对应与多个所述植毛孔连通,且每一所述脱模孔均位于所述毛刷转盘靠近抛光设备的一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模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植毛孔的孔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镶块为橡胶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镶块为耐热性橡胶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镶块的硬度低于所述毛刷转盘的硬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镶块的截面长度大于所述植毛孔的截面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刷毛束由多个刷毛单体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镱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镱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47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