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自主减压型灌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6963.3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4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嫚;毋玉风;何迎亚;王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嫚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自主 减压 灌肠 | ||
新型自主减压型灌肠器,有效的解决了灌肠液较多时腹胀、腹压高,及灌肠液溢出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问题;包括左右轴向的肛管,肛管左端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出液孔,肛管右端设有三通管,三通管一端设有灌肠装置,三通管另一端设有左右轴向的引流管,引流管外侧套装有上下轴向的柱形壳,柱形壳内设有可上下滑动且可与引流管外缘面接触的止动柱,引流管右端同轴拆卸连接有吸液筒,吸液筒内同轴设有可左右滑动且呈T形的活塞杆;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肠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自主减压型灌肠器。
背景技术
清洁灌肠的目的是刺激肠蠕动,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分娩做准备,但由于灌肠液较多(每次约500ml-1000ml),肛管较粗,进液快,对肠道刺激大,在操作中,很多老年及肠梗阻的患者因腹胀、腹压高难以耐受,同时当大量灌肠液由肛门溢出,也会导致灌肠环境污秽,患者尴尬,影响其他同病室患者,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自主减压型灌肠器,有效的解决了灌肠液较多时腹胀、腹压高,及灌肠液溢出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轴向的肛管,肛管左端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出液孔,肛管右端设有三通管,三通管一端设有灌肠装置,三通管另一端设有左右轴向的引流管,引流管外侧套装有上下轴向的柱形壳,柱形壳内设有可上下滑动且可与引流管外缘面接触的止动柱,引流管右端同轴拆卸连接有吸液筒,吸液筒内同轴设有可左右滑动且呈T形的活塞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三通管的特性使肛管可分别与灌肠装置和引流管连接,便于医护人员灌肠操作时调节患者的腹压,同时利用吸液筒与引流管连接,使医护人员能够利用吸液筒主动吸出肠道内的灌肠液,能够主动减缓患者的腹胀感,增加患者舒适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左右轴向的肛管1,肛管1左端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出液孔2,肛管1右端设有三通管3,三通管3一端设有灌肠装置,三通管3另一端设有左右轴向的引流管5,引流管5外侧套装有上下轴向的柱形壳6,柱形壳6内设有可上下滑动且可与引流管5外缘面接触的止动柱7,引流管5右端同轴拆卸连接有吸液筒8,吸液筒8内同轴设有可左右滑动且呈T形的活塞杆9。
所述的灌肠装置包括上下轴向的灌肠管10,灌肠管10外侧套装有调速器11,灌肠管10上端设有灌肠袋12,灌肠管10上设有位于调速器11与灌肠袋12之间的滴斗13。
为了使止动柱7闭合引流管5,所述的柱形壳6左侧壁开设有左右贯通且呈L形的通槽14,止动柱7左侧固定有左端伸出通槽14的滑柄15,滑柄15可在通槽14内滑动。
为了实现吸液筒8与引流管5的拆卸连接,所述的吸液筒8左端设有乳头16,引流管5右端固定连接有左小右大的锥形管17,锥形管17可与乳头16紧密连接。
为了便于活塞杆9在吸液筒8内左右滑动,所述的吸液筒8外侧套装有开口朝左的套筒18,活塞杆9右端伸出吸液筒8且与套筒18右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嫚,未经杨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69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壶盖阻尼机构及电热水壶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层顶加固的C型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