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层顶加固的C型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6973.7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7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洋;钟海;杨大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崇创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C3/06;E04C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4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加固 型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层顶加固的C型钢结构,包括C主体,所述C主体一侧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凹部,且凹部向C主体内部凸进,所述凹部外部固定形成第一连接槽,所述C主体与凹部连接一面转角处设置为斜角,所述C主体另一侧两下两侧固定设置为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C主体内部之间形成第二连接槽,所述连接板连接转角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本实用新型中,后侧固定设置有凹部,为整体增加强度的同时,增加连接空间,增加连接位置,从而增加钢结构实用性,内部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加固板,增加C型钢结构两侧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增加上下两侧扛弯转能力,内部连接板与加固板之间固定焊有支撑块,增加抗压能力,从而增加整体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层顶加固的C型钢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在房屋建筑建造层顶加固作业时,一般用到C型钢较多,一般C型钢结构较为单一,以钢板弯折而成,因为向一侧弯折形成,在实用过程中,容易受压本身产生弯折的现象,强度较低,连接一般采用焊接形式,连接较为固定,对接使用时,需要在钢结构上钻孔,操作过程复杂,且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层顶加固的C型钢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层顶加固的C型钢结构,包括C主体,所述C主体一侧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凹部,且凹部向C主体内部凸进,所述凹部外部固定形成第一连接槽,所述C主体与凹部连接一面转角处设置为斜角,所述C主体另一侧两下两侧固定设置为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C主体内部之间形成第二连接槽,所述连接板连接转角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固板,且加固板另一端固定与凹部外角连接,所述加固板与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C主体内部上下两侧结构设置为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凹部内部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孔,且第二连接孔贯穿凹部,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为长条状,且第二连接孔两端设置为圆角,所述第二连接孔在凹部上等距设置有多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板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连接板,且第一连接孔在连接板上等距设置有多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块水平固定连接在加固板和连接板之间,所述支撑块位置相对位于两个第一连接孔之间,且支撑块与第一连接孔相互不冲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凹部位于C主体内部转角位置设置为斜角,且加固板与斜角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C主体内部结构及C主体本身材料设置为镀锌钢材料,且C主体内部结构连接均设置为焊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连接槽的槽宽大小设置与第一连接槽的槽宽大小相同,且第二连接槽与第一连接槽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C型钢结构后侧固定设置有凹部,为整体增加强度的同时,增加连接空间,增加连接位置,从而增加钢结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崇创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崇创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69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自主减压型灌肠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负离子远红外功能的羊绒针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