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冰换热装置及蓄冰融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9574.6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6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阿勇;黄运松;刘平;麦嘉强;梁志辉;毛洪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冰换热 装置 蓄冰融冰 系统 | ||
1.一种蓄冰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壁面设有保温层,所述箱体上开具制冷剂入口、制冷剂出口、进水口和出水口;
板管换热器,一组或多组所述板管换热器安装在箱体内部,所述板管换热器包括汇集管段和至少一件板片,所述汇集管段分为一号集管、二号集管、三号集管及四号集管,各所述板片的两表面分别固定有第一换热盘管、第二换热盘管,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第二换热盘管和板片紧密贴合;
各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的两端口分别连通至一号集管和二号集管,各所述第二换热盘管的两端口分别连接至三号集管和四号集管,所述一号集管、二号集管分别与制冷剂入口、制冷剂出口相接,所述三号集管、四号集管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冰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第二换热盘管均为蛇形盘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冰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板片两表面的第一换热盘管与第二换热盘管的弯曲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冰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层叠分布,相邻所述板片的间距一致或者沿板片排列方向递增或者沿板片排列方向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冰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集管、二号集管、三号集管和四号集管均与各板片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冰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的两表面分别开设供第一换热盘管、第二换热盘管置入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填充导热物质。
7.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蓄冰换热装置的蓄冰融冰系统,分为蓄冰系统和融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冰系统包括气液热回收装置、连接形成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机构、蓄冰换热装置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吸气端分别和冷凝器、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气液热回收装置内部经过两路独立的制冷剂回路,其中一路所述制冷剂回路的进口、出口分别和冷凝器、节流机构连接,另一路所述制冷剂回路的进口、出口分别与蓄冰换热装置、气液分离器连接;
所述融冰系统包括蓄冰换热装置、用户末端,所述蓄冰换热装置的进水口与用户末端的回水出口相连,所述蓄冰换热装置的出水口通过循环水泵与用户末端的供水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冰融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热回收装置与节流机构之间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出口指向节流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冰融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热回收装置与节流机构之间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节流机构的出口之间连接一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上配置有第二电磁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冰融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与循环水泵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三通调节阀,所述三通调节阀为合流阀,所述合流阀的一进口与出水口相接,所述合流阀的另一进口通过支管连通至进水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95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舞台屏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车导向限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