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出袋装置的计数与锁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1927.6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6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国;郭俊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创蔚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3/02 | 分类号: | G07F13/02;G07F11/16;G07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海智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9 | 代理人: | 王庆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袋装 计数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袋子出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出袋装置的计数与锁死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出袋装置的计数与锁死结构,包括用于出袋计数的第一计数单元与第二计数单元,以及用于达到出袋数量时锁死主动轮的锁死单元,其中:第一计数单元设置在主动轮的正后方;第二计数单元设置在主动轮的轴端处;锁死单元同样设置在主动轮的轴端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出袋装置的计数与锁死结构,具有两种出袋计数方式,计数更加准确,且可以满足不同购物袋的出袋计数,通用性及实用性更强;另外,可采用使用者的拉拽力驱动主动轮旋转实现出袋,更加节能环保,并配合锁死单元锁死主动轮,锁死单元结构简单,锁死可靠,有效避免了使用者过度取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袋子出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出袋装置的计数与锁死结构。
背景技术
袋子出售机顾名思义,即为一种用处出售袋子的机器,广泛应用于商场、超市,自动计数出袋,无需人工操作出售购物袋,大大节省了人力,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然而,现有的袋子出售机的出袋装置配装的出袋计数器,通常是通过相邻袋子的袋身之间的遮挡和间隙对袋子进行计数,比如袋子的提手,该种计数方式单一,具有局限性,对于没有间隙的袋子是没有办法实现计数的,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此外,现有的出袋装置主动轮的驱动电机通常是不可或缺的构件,用于控制主动轮旋转进行出袋作业,是袋子出售机主要的能源消耗之一,随之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很有必要对该部分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出袋装置的计数与锁死结构,第一计数单元通过检测袋子间隙进行计数,第二计数单元通过检测主动轮圈数间接检测出袋的长度进行出袋计数,采用两种不同的计数方式,从而满足有把手间隙与无把手间隙的不同种类袋子的计数,实用性更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出袋装置的计数与锁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出袋计数的第一计数单元与第二计数单元,以及用于达到出袋数量时锁死主动轮的锁死单元,其中:第一计数单元设置在主动轮的正后方;第二计数单元设置在主动轮的轴端处;锁死单元同样设置在主动轮的轴端处。
进一步的,第一计数单元包括第一光电发射端以及第一光电接收端,其中:第一光电发射端设置在上挡板上,且竖直向下发射光电信号;第一光电接收端设置在下挡板上,且对准第一光电发射端接收第一光电发射端发射的光电信号。
进一步的,主动轮的轴端伸出支撑端板的端部连接有随主动轮一起旋转的片轮,片轮的边部开有一个或多个缺口;支撑端板上对应片轮的下方安装有U型槽,片轮旋转时至少部分的位于U型槽内;U型槽的内侧面安装有第二计数单元。
进一步的,第二计数单元包括第二光电发射端以及第二光电接收端,其中:第二光电发射端安装在U型槽的第一内侧面上,且正对U型槽的第二内侧面发射光电信号;第二光电接收端安装在U型槽的第二内侧面上,且对准第二光电发射端接收第二光电发射端发射的光电信号。
进一步的,片轮的边部均布有四个缺口。
进一步的,U型槽的两端设置有用于U型槽与支撑端板螺栓连接的双耳结构。
进一步的,锁死单元为电子锁,电子锁安装在支撑端板上且位于片轮的上方,锁死单元通过电子锁的锁舌伸出卡入片轮的卡槽锁死主动轮。
进一步的,锁死单元与第二计数单元相对片轮上下布置。
进一步的,用于出袋装置的计数与锁死结构还包括主控单元,其中:第一计数单元、第二计数单元、以及锁死单元分别与主控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的,主动轮配有驱动主动轮旋转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主控单元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出袋装置的计数与锁死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创蔚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创蔚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19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