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凉爽型复合纬编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2274.3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4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昌;张素青;江培达;付少举;张佩华;郑苏芝;周艳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狮丹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2 | 分类号: | D04B1/12;D04B1/14;D04B1/16;D02G3/04;D01D5/253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学芝 |
地址: | 315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凉爽 复合 面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凉爽型复合纬编面料,所述抗菌凉爽型复合纬编面料由相互间隔的凸显的纬平针线圈横列和凹陷的纬平针线圈横列组成,其中,凸显的纬平针线圈横列为2根粘胶基薄荷纤维与精梳棉纤维混纺纱线双纱并线编织的纬平针线圈横列,凹陷的纬平针线圈横列为聚酯低弹长丝编织的纬平针线圈横列,同时,粘胶基薄荷纤维与精梳棉纤维混纺纱线为含薄荷醇和茶萘酚酸有效成分的粘胶基薄荷纤维与精梳棉纤维混纺纱线。本发明的抗菌凉爽型复合纬编面料具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凉爽型复合纬编面料。
背景技术
高附加值、多功能复合的天然纤维、纤维素纤维类针织面料,是目前功能性针织产品发展的方向之一。市场上现有的夏季运动休闲针织服装,具有较好的吸湿排汗功能,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如果能够兼具天然植物类凉爽因子复合凉感功能以及能够具有抗菌功能,则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凉爽型复合纬编面料,它具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抗菌凉爽型复合纬编面料,所述抗菌凉爽型复合纬编面料由相互间隔的凸显的纬平针线圈横列和凹陷的纬平针线圈横列组成,其中,凸显的纬平针线圈横列为2根粘胶基薄荷纤维与精梳棉纤维混纺纱线双纱并线编织的纬平针线圈横列,凹陷的纬平针线圈横列为聚酯低弹长丝编织的纬平针线圈横列,同时,粘胶基薄荷纤维与精梳棉纤维混纺纱线为含薄荷醇和茶萘酚酸有效成分的粘胶基薄荷纤维与精梳棉纤维混纺纱线。
所述粘胶基薄荷纤维与精梳棉纤维混纺纱线为质量比为50:50的40S粘胶基薄荷纤维和精梳棉纤维混纺的混合纱线,且其纱线捻系数600-610。
所述聚酯低弹长丝为断面为非圆形的聚酯低弹长丝。
所述断面为非圆形的聚酯低弹长丝的断面为“十”字形或“王”字形。
所述断面为非圆形的聚酯低弹长丝的线密度为150D/72F。
所述抗菌凉爽型复合纬编面料的结构参数为:横密104纵行/5cm,纵密70横列/5cm,厚度0.90mm,平方米克重175g/m2。
本发明的抗菌凉爽型复合纬编面料具有如下优点:
(1)兼具凉感和吸湿排汗功能。粘胶基薄荷纤维与精梳棉纤维混纺纱线具有薄荷醇和茶萘酚酸等有效成分,其与粘胶纺丝液共混的粘胶基薄荷纤维与精梳棉纤维混纺纱线,使纬编面料经瞬间接触凉感检测,Qmax值为0.22左右,满足GB/T 35263-2017《纺织品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采用粘胶基薄荷纤维与精梳棉纤维混纺纱线及聚酯低弹丝交织,且使粘胶基薄荷纤维与精梳棉纤维混纺纱线双纱并线后的纱线略粗于低弹涤纶丝,使具有凉爽功能的粘胶基薄荷纤维与精梳棉纤维混纺纱线编织的纬平针线圈横列凸显于聚酯低弹丝编织的纬平针线圈横列。当该纬编面料制成贴身穿着的针织内衣时,凸显线圈横列直接与皮肤接触,充分体现“凉”的功能,粘胶基薄荷纤维与精梳棉纤维混纺纱线在圆纬机上双纱并线编织,体现“爽”的功能。且聚酯低弹丝编织的纬平针线圈横列,因纱线略细则呈现凹陷横列,形成织物组织结构上的微细横条凹陷沟槽,加上非圆形异截面长丝的应用,充分体现导湿、吸湿排汗效应。
(2)兼具抗菌功能。薄荷醇和茶萘酚酸等有效成分与粘胶纺丝液共混的粘胶基薄荷纤维,具有较好的抗菌功能,且粘胶基薄荷纤维与精梳棉纤维混纺的质量比为50:50,为抗菌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本发明的织物面料经某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大肠杆菌抑菌率、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和白色念球菌抑菌率,分别为不低于71%、大于99%和不低于98%,满足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狮丹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狮丹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22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