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勾型泪道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2418.5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3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咏;李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爱尔眼科汉口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孟欢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泪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支撑泪小点和泪小管的勾型泪道管,其包括,管体,管体自然状态下呈U型,底部两端各有一向外延伸的勾型部,所述管体顶部至少一侧设有管孔,所述管孔用于供探针插入,并使所述勾型泪道管由自然状态转变为伸直状态;且所述管体在伸直状态时,所述管体插入探针的一侧的勾型部伸直。本申请将泪道管设计为勾型结构,其长度仅达泪小管根部,支撑泪小点和泪小管时,不必进入鼻泪管,避免了对鼻泪管的损伤和刺激,同时尾端的勾型设计使得泪道管固定于泪囊区,不易脱出,避免了医源性损伤,使泪道结构病症的治疗更加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勾型泪道管。
背景技术
随着泪道结构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针对这些泪道结构病症的治疗措施及设施也在不断的改进。一般情况下,当泪道出现狭窄或阻塞时,泪液无法顺利排走,就会出现流泪的症状,此时医护人员会将狭窄或阻塞的部位探开,并置入泪道管将该部位进行支撑;考虑到眼鼻部组织的重要性及脆弱性,人们更希望能出现一种治疗设施,能更加安全有效地治疗泪道结构的病症,尽量避免医源性损伤。
现有技术请参见图5,在解决单纯泪小点或泪小管阻塞疾病时,为保证泪道管支架不易脱落,不论阻塞的部位在何处,均需自泪小点进入泪小管,再进入鼻泪管,最终穿透鼻泪管末端达下鼻道处,而临床上单纯的泪小点或泪小管疾病患者的鼻泪管多无明显异常,但治疗时也不得不探通鼻泪管并将泪道管置入鼻泪管,不少患者在探通鼻泪管及将泪道管置入鼻泪管时造成了鼻泪管或鼻甲的医源性损伤,同时异物的刺激也使得鼻泪管黏膜出现了不可逆的改变,最后患者由单纯的泪点或泪小管疾病演变成了泪囊炎等疾病。
因此,如何提高针对泪道结构病症治疗的安全性,尽量减少或避免医源性损伤,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支撑泪小点和泪小管的勾型泪道管。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勾型泪道管包括,
管体,所述管体自然状态下呈U型,底部两端各有一向外延伸的勾型部,所述管体顶部至少一侧设有管孔,所述管孔用于供探针插入,并使所述勾型泪道管由自然状态转变为伸直状态;
且所述管体在伸直状态时,所述管体插入探针的一侧的勾型部伸直。
结合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管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形状被适配成与泪小管相适应。
结合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管体包括折弯的头部,所述头部向两侧分别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勾型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末端。
结合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勾型部向外延伸长度为5-6mm。
结合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勾型部向外延伸方向与所述延伸部夹角为90度。
结合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管体垂直长度为 9-11mm。
结合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管体垂直长度为 9mm、10mm或11mm。
结合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管孔设于所述头部。
结合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头部两侧均设有管孔。
结合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管体顶端设有一标记,所述标记的朝向为与勾型部在管体上相反。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申请所提供的泪道管设计为勾型,其长度使其放置进泪道时仅可达泪小管根部,卡于泪囊区,因此当其支撑泪小点和泪小管时,不必进入鼻泪管,避免了对鼻泪管的损伤和刺激,同时其勾型部的特殊结构使得其可固定于泪囊区,不易脱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爱尔眼科汉口医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爱尔眼科汉口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2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收集的建筑管材激光切割设备
- 下一篇:热转印烤杯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