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管体试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2437.8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8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0043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管体 试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提供一种多管体试管装置,包括:主管道,至少三个试管体和至少一个层状结构,其中一个层状结构套接在所述主管道上,其余每个层状结构相互叠加套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试管体与层状结构相互配合使用,使搭建实验装置变得快捷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管体试管装置。
背景技术
试管是生物化学等实验操作中常用的一种玻璃仪器,其结构简单,通常是一根圆底的平口玻璃管,管口熔光。目前实验室常用的试管均是单一结构,只能用来盛装一种液体,且需要试管架来进行固定放置,在一些实验空间有限的操作台上,搭建这些装置费时费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传统二氧化硫的制备性质检验这个实验,实验装置体积庞大,使用的药品很多,气体流程太长,现象不明显,容易漏气,容易造成浪费和污染,耗时耗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管体试管装置,很好地克服了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管体试管装置,通过设置多个试管体与层状结构相互配合使用,使搭建实验装置变得快捷方便,能有效提高实验和教学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由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管体试管装置,包括:
主管道;
至少三个试管体,每个试管体与所述主管道连通,每个试管体之间的夹角在45-120度之间;
至少一个层状结构,其中一个层状结构套接在所述主管道上,其余每个层状结构相互叠加套接,每个层状结构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管道靠近所述试管体的一端的口径小于所述主管道另一端的口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管道的顶端内壁为磨砂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层状结构具有:
开口端;
瓶体,与所述开口端相通,所述瓶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端的口径;
通孔,设置在所述瓶体底部;
接口端,位于所述瓶体底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端的内壁为磨砂状,所述接口端的外壁为磨砂状。所述接口端与所述开口端相互匹配,所述开口端的口径略大于所述接口端的口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层状结构的高度为2-4c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试管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加料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料口的位置位于所述试管体总长度的1/3至1/2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料口的顶端内壁为磨砂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和方形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个数为3-6个。
在本实用新型中,多管体试管装置能稳定地放置在桌面上,不需要任何夹持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试管体。每个试管体上都设置有开口作为试剂的添加口,方便加料而不会造成混合。每个试管体类似大试管,所用试剂的量比较少。层状结构体积小,用脱脂棉蘸取试剂,用量少而且现象明显,且层状结构能够随着试剂种类的多少任意添加和减少。整个装置体积小,携带方便,当在课堂教学时能够在实验室搭建好装置并装好试剂带到教室直接进行实验,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2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