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焊接背面保护气体充气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3147.5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5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苗明华;王江涛;谢春法;尹清斌;李涛;李瑞波;成志凯;钱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32;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 11651 | 代理人: | 汤雄军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焊接 背面 保护 气体 充气 装置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焊接背面保护气体充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和气体分配管,气体分配管的一端与进气管的一端连通,其中:所述气体分配管具有包括第一直段与第二直段的L形,所述第二直段适于进入到管道内且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沿所述第二直段的长度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管道焊接背面保护气体充气设备,包括两个上述充气装置,两个充气装置的第二直段适于在管道内平行于管道轴线彼此反向延伸布置。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容易的将保护气体输送到管道内部隔离边界。这有利于排出边角夹缝处的残留空气,提高管道焊接背面保护气体纯度,也可以解决或缓解一些特殊管道结构封闭型焊口的背面例如充氩保护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管道焊接领域,尤其涉及管道焊接背面保护气体充气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AP1000核电站中工艺管道系统大量采用镍基合金及不锈钢管道,如厂用水管道、压缩空气管道、凝结水及除盐水管道等,采用钨极氩弧焊(GTAW)焊接时,为防止焊缝根部氧化,需在焊缝背面进行充氩保护。
目前,常规的充氩保护方法按照隔离方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局部隔离,做密闭气室充氩;另一种是靠终端边界隔离,对整管充氩。局部隔离充氩可采用水溶纸制作密闭气室,其优点是制作简单方便,且不用取出管道,缺点是只能一次性使用,且受热碳化后不能完全溶解,产生材料残留;也可采用非水溶性材料制作可拆卸充氩装置,其优点是结构稳固、充氩效果好、可重复使用,缺点是材料不能置留于管道被水溶解,必须取出,因此其应用范围受限于管道结构,管道至少一端必须有开放性的端口,且不阻碍充氩装置的取出。
同时,局部隔离充氩的方法按照充氩方式又可分为管内充氩和管外充氩。管内充氩是将氩气管通过开放的管道一端引入管道内部,穿过隔离屏障对预先做好的局部密闭气室充氩。管外充氩是将氩气管插入焊接坡口或坡口附近的支管口,直接对预先做好的局部密闭气室或整管充氩。整管充氩的方法是对整段管道进行充氩,其充氩方式一般为管外充氩,为氩气用量大、费用高,而且需要较长的充氩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AP1000核电站现场施工焊缝质量要求等级高,需进行射线检测(RT),而且工艺标准严格,镍基合金管道氩弧打底焊接前的背面气体含氧量不得大于0.5%,但部分管道具有大管径、管段长、无支管且两端封闭等特点,焊接后管道内部不可达,可拆卸内部封堵充氩装置和管内充氩的方式无法实施,常规的管外充氩方法可操作性差,难以实现符合要求的充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管外充氩方法可操作性差、难以实现符合要求的充氩效果的技术问题,提出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管道焊接背面保护气体充气装置,包括:
进气管;和
气体分配管,气体分配管的一端与进气管的一端连通,
其中:
所述气体分配管具有包括第一直段与第二直段的L形,所述第二直段适于进入到管道内且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沿所述第二直段的长度方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直接与其邻近的管壁相对。
可选的,所述第二直段具有扁平的横截面,且其直接与其邻近的管壁相对的扁平面设置有所述出气通道。
可选的,所述出气通道包括条形出气口。
可选的,所述出气通道包括彼此平行间隔开的多个条形出气口。
可选的,所述气体分配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端。
可选的,所述气体分配管的第一直段与第二直段之间为弧形段。
可选的,所述充气装置还包括连接软管,其连接在进气管与气体分配管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核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31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外登高采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干燥单元、连续式烘干塔与循环式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