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绘无人飞机副翼摆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3975.9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8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覃肖泉;刘远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思洛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9/00 | 分类号: | B64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绘 无人 飞机 副翼 摆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绘无人飞机副翼摆动结构,包括机翼前半部和机翼后半部,机翼前半部包括机翼前半部主体、机翼塑胶件、舵机和连接件。通过将舵机安装于塑胶件内,且其转动轴中心线与副翼的副翼转动轴线重合,使用一个连接件的一端与舵机摇臂固定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设计卡口,装机翼时副翼直接卡入连接件的卡口内。当舵机摇臂摆动时,固定在摇臂上的连接件带动副翼摆动。该实用新型通过将舵机隐藏于机翼内部,对外露出舵机摇臂,舵机摇臂通过连接件直接与副翼连接,当舵机摇臂摆动时,固定在摇臂上的连接件带动副翼摆动,舵机摇臂及连接件都不凸出于机翼外表面,解决了舵机及传动杆外露被碰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具体是一种测绘无人飞机副翼摆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测绘无人飞机副翼摆动是通过一传动杆连接舵机摇臂及固定在副翼上的舵角。传动杆和舵角都会凸出于机翼外表面,此设计存在的风险是当飞机着陆时容易被外物碰撞损坏,影响飞机的正常飞行。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解决了舵机及传动杆外露被碰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翼摆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绘无人飞机副翼摆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绘无人飞机副翼摆动结构,包括机翼前半部和机翼后半部,机翼前半部包括机翼前半部主体、机翼塑胶件、舵机和连接件;机翼前半部主体固定安装在机身上,舵机固定连接在设置于机翼前半部上的塑胶件内,舵机包括舵机摇臂且舵机摇臂设置在机翼前半部的外侧,连接件的一端与舵机摇臂固定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口,机翼后半部包括机翼后半部主体、副翼和合页;机翼后半部拆卸设计,副翼组装在机翼后半部主体上,副翼通过数量多个合页与机翼后半主体连接,舵机的转动轴轴心线与副翼的副翼转动轴线重合,副翼插入安装到卡口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件与舵机摇臂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件由塑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副翼由非金属复合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翼前半部主体与机身粘接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件由金属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舵机安装于塑胶件内,且其转动轴中心线与副翼的副翼转动轴线重合,使用一个连接件的一端与舵机摇臂固定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设计卡口,装机翼时副翼直接卡入连接件的卡口内。当舵机摇臂摆动时,固定在摇臂上的连接件带动副翼摆动。舵机隐藏于机翼内部,对外露出舵机摇臂,舵机摇臂通过连接件直接与副翼连接,舵机摇臂及连接件都不凸出于机翼外表面,解决了舵机及传动杆外露被碰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测绘无人飞机副翼摆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测绘无人飞机副翼摆动结构的分段示意图。
图3为测绘无人飞机副翼摆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100-机翼前半部、101-机翼前半部主体、102-机翼塑胶件、103-舵机、1031-舵机摇臂、1032-舵机转轴轴心线、104-连接件、1041-卡口、105-螺丝、200-机翼后半部、201-机翼后半部主体、202-副翼、203-副翼转动轴线、204-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思洛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思洛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39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间配电柜
- 下一篇:抗干扰绝缘电阻智能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