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安全门禁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3994.1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6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田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E06B7/28;E05B49/00;E05F15/43;E05F1/12;G07C9/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安全 门禁 | ||
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安全门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门禁技术领域,箱体的内部垂直旋转设置有转轴;门板靠近箱体一侧的侧壁上下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穿过箱体的侧壁后,固定套设在转轴上;连接板的一侧壁上以及箱体内部的前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柱;转轴的上下两端上对称套设有扭簧;两个箱体相对面上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红外安全光栅,且红外安全光栅与电控箱内的电源连接;位于左侧的门板前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密码锁,且密码锁的锁芯插设在位于右侧的门板左侧壁上,能够限制人行通道口出入的人员,同时,在人员身体未完全通过门禁时,门板不会锁闭,有效的防止人员手部或是衣物夹持在两个门板之间,增加了门禁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门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安全门禁。
背景技术
门禁是指“门”的禁止权限,是对“门”的戒备防范,此处的“门”,广义来说是对能够通行的各种通道,包括人通行的门,车辆通行的门等;如今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下,门禁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门道和钥匙管理,它已经在逐渐发展成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统;在一些人行通道口经常会安装安全门禁用于限制出入的人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安全门禁,在人员身体通过之后会自动关闭,容易将人手或是衣物夹在两扇门之间,造成人员受伤或是衣物损坏,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具有防夹功能的安全门禁,能够限制人行通道口出入的人员,同时,在人员身体未完全通过门禁时,门板不会锁闭,有效的防止人员手部或是衣物夹持在两个门板之间,增加了门禁的安全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箱体、门板;两个箱体左右向对称嵌设在地面上,两个箱体之间设置有两个门板;位于左侧的箱体的后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电控箱;它还包含连接板、扭簧、限位柱、限位机构、密码锁;箱体的内部垂直旋转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旋转设置在箱体内部的上下两侧面上;门板靠近箱体一侧的侧壁上下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穿过箱体的侧壁后,固定套设在转轴上;连接板的一侧壁上以及箱体内部的前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柱;转轴的上下两端上对称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侧臂固定绕设在连接板上的限位柱外侧壁上,另一侧臂固定绕设在箱体内侧的限位柱外侧壁上;两个箱体相对面上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红外安全光栅,且红外安全光栅与电控箱内的电源连接;位于左侧的门板前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密码锁,且密码锁的锁芯插设在位于右侧的门板左侧壁上;密码锁与电控箱内的电源连接;
所述的限位机构包含连接块、卡齿、卡块、电动推杆、滑轨、滑块;两个连接板之间的门板侧壁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活动穿过箱体的侧壁后,固定套设在转轴上,且连接块的内端上固定设置有卡齿;连接块一侧的箱体内部的前后两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活动卡设在卡齿之间的齿槽内;卡块远离卡齿的侧壁上垂直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的电动推杆与电控箱内的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齿为半圆弧状设置。
进一步地,位于右侧的门板的前侧壁上固定嵌设有语音提示器,且语音提示器与电控箱内的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位于左侧的门板右侧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右端为开口设置;凹槽右侧的开口端上活动插设有一号触点,一号触点的内端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四周与凹槽的内侧壁相卡设;固定板与凹槽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凹槽的内侧壁上,压缩弹簧的右端与固定板的左侧壁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门板左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二号触点,且二号触点与一号触点的位置相配合设置;一号触点和二号触点均与电控箱内的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门板底部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直角限位槽,且门板后侧壁的底部与直角限位槽的垂直面相抵触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田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田物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39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电机转轴加工用磨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智能建筑用遮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