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填充模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4285.5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7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建;张宏斌;巨金星;杨昊坤;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陆滢炎 |
地址: | 810000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填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填充模袋,包括模袋本体,模袋本体包括两个第一土工布和两个第二土工布,两个第一土工布的两端和两个第二土工布的两端相互编织连接,其中一个第一土工布正面的顶部和其中一个第一土工布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设有第一加强带,其中一个第一土工布正面的底部和其中一个第一土工布背面的底部均固定设有第二加强带,模袋本体的底端固定设有封底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的第一加强带、第二加强带、方形框架、加强筋和肋条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模袋本体的刚性和强度,保证填充时模袋本体能够保持整体性,又实现了承压的稳定性,提高了模袋本体的支护作用,充填过程的安全性也进一步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袋,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填充模袋。
背景技术
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
混凝土的填充需要模袋,然而现有的模袋填充容易出现变形,导致接顶接触不良,降低了支护作用,因此我们提供一种混凝土填充模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填充模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填充模袋,包括模袋本体,所述模袋本体包括两个第一土工布和两个第二土工布,两个所述第一土工布的两端和两个第二土工布的两端相互编织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土工布正面的顶部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土工布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设有第一加强带,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土工布正面的底部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土工布背面的底部均固定设有第二加强带,所述模袋本体的底端固定设有封底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二土工布的内部均设有一组两个对称的加强筋,每组两个对称的所述加强筋之间均固定设有多个肋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底布的内部固定设有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的内部固定设有底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底布的内部固定设有顶布,所述顶布顶端的中部开设有加注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第一加强带的带数和两组所述第二加强带的带数均为三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填充模袋,通过设有的第一加强带、第二加强带、方形框架、加强筋和肋条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模袋本体的刚性和强度,保证填充时模袋本体能够保持整体性,又实现了承压的稳定性,提高了模袋本体的支护作用,充填过程的安全性也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封底布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土工布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袋本体;2、第一土工布;3、第二土工布;4、第一加强带;5、第二加强带;6、封底布;7、顶布;8、加注口;9、方形框架;10、底层;11、加强筋;12、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4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居定制用缩小型家具可旋转展示台
- 下一篇:路面摊铺厚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