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基酸用自动化制粒机的搅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4593.8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2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酸 自动化 制粒机 搅拌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基酸用自动化制粒机的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次齿轮,所述主齿轮和次齿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次轴,所述次轴贯穿盖板,所述次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刀,所述盖板的下侧活动连接有料筒。该氨基酸用自动化制粒机的搅拌机构,与现有的搅拌机构相比采用多轴驱动搅拌,能够充分利用电机提供的动力,也扩大了搅拌范围,提升搅拌效果,减少搅拌死角,搅拌机构电机带动主齿轮,主齿轮带动次齿轮,当电机运作时,同时有七个次轴一起旋转,效率被大幅提高,同时搅拌效果也更为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基酸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氨基酸用自动化制粒机的搅拌机构。
背景技术
氨基酸是组成人体蛋白的重要成分,许多疾病的诱因是缺乏氨基酸,氨基酸颗粒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氨基酸补充药剂。
在目前已有的氨基酸制粒设备中,搅拌机构大多为一个主轴带动搅拌臂进行搅拌,想要均匀地对料桶中的原料进行搅拌就需要扩大搅拌范围,由于主轴的体积有所限制,扩大搅拌范围就只能依靠提升搅拌的长度,但是主轴驱动搅拌臂依然存在较多死角,许多地方不能得到充分搅拌,同时采用单轴搅拌并不能充分利用电机提供的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基酸用自动化制粒机的搅拌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能均匀搅拌,搅拌死角多,不能充分利用动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基酸用自动化制粒机的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次齿轮,所述主齿轮和次齿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次轴,所述次轴贯穿盖板,所述次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刀,所述盖板的下侧活动连接有料筒。
优选的,所述主齿轮的圆心与盖板的中心重合,且主齿轮的直径大于次齿轮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次齿轮在盖板上以主齿轮的圆心为中心对称分布有六个。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形状为圆形,料筒的形状为圆柱形,盖板的直径和料筒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圆盘和搅拌刀位于盖板的下侧,且搅拌刀的长度小于料筒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圆盘的直径大于次齿轮的直径,且圆盘的直径小于次轴间距的二分之一,圆盘的半径小于次轴到料筒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搅拌刀的在圆盘的底部边缘以次轴为中心对称分布,且搅拌刀的长度大于次轴位于圆盘下端部分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氨基酸用自动化制粒机的搅拌机构,与现有的搅拌机构相比采用多轴驱动搅拌,能够充分利用电机提供的动力,也扩大了搅拌范围,提升搅拌效果,减少搅拌死角,搅拌机构顶部由电机带动主齿轮转动,主齿轮再带动次齿轮转动,主齿轮及次齿轮下侧都连接有次轴及搅拌刀,当电机运作时,同时有六个次轴一起旋转,大大提高了搅拌装置的效率,由于搅拌刀分布范围较大,能够对原料进行充分搅拌,同时搅拌刀分布均匀,可以减少搅拌不到的地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电机;2、主轴;3、主齿轮;4、次齿轮;5、盖板;6、次轴;7、圆盘;8、搅拌刀;9、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45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园林绿化的新型打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神经外科用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