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传输装置及无线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7310.5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4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廷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7/00;H02J50/70;H02M7/48;H02M7/53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万捷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传输 装置 接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传输装置,包括:直流电源,该直流电源与逆变器相连接以提供直流电;谐振回路,该谐振回路由可变电容器与线圈串联连接而成;逆变器,该逆变器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及所述谐振回路相连;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谐振回路及所述逆变器相连接以进行控制,所述可变电容器包括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传输装置及无线接收装置,尤其涉及无论工况如何均能保持恒频工作且能降低无功功率的无线传输装置及无线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机器人、移动终端在当今社会中得到大量得应用,迫切需求实现电能供给的便捷性,呈现出电能传输方式由传导式充电向非传导式充电的趋势。近年基于磁谐振工作原理的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在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的充电技术上得到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由于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用于感应式电能传输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导致线圈自感和线圈间互感的变化,从而使得线圈产生无功功率,降低了传输效率并造成过多的电能浪费。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而得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无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流电源,该直流电源与逆变器相连接以提供直流电;
谐振回路,该谐振回路由可变电容器与线圈串联连接而成;
逆变器,该逆变器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及所述谐振回路相连;以及
控制器,该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谐振回路及所述逆变器相连接以进行控制,
所述可变电容器包括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无线传输装置,包括:
直流电源,该直流电源与逆变器相连接以提供直流电;
谐振回路,该谐振回路由电容器与线圈串联连接而成,所述线圈为感值可变线圈;
逆变器,该逆变器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及所述谐振回路相连;以及
控制器,该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谐振回路及所述逆变器相连接以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无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流电源,该直流电源与逆变器相连接以提供直流电;
谐振回路,该谐振回路由可变电容器与线圈串联连接而成,所述线圈的感值可变;
逆变器,该逆变器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及所述谐振回路相连;以及
控制器,该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谐振回路及所述逆变器相连接以进行控制,
所述可变电容器与所述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在于,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三方面的无线传输装置中,接收所述无线传输装置的能量传输的接收方不具备可变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无线接收装置,该无线接收装置对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所述的无线传输装置的无线传输进行接收。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无线传输装置及无线接收装置无论工况如何均能保持恒频工作且能降低无功功率。从而降低对周围电子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由此,能够提高系统能量转换与传输效率,减少电能源的浪费。由于实现了在不同工况下的高效传输,因此也提高了工作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廷,未经李建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7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省煤器防堵疏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饲料专用膨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