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丝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9426.2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2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汪新良;陈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山东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7/00 | 分类号: | D01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丝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丝筒,属于纺织基础用品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原丝筒容易变形,重复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它包括中空且两端贯通的筒体,还包括设置于筒体内部的加强件,加强件包括中空且两端贯通的外筒、与外筒滑动连接的内筒、与筒体内壁面抵接的多个抵接部,外筒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安装槽,内筒滑动连接于安装槽中;外筒厚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滑动槽,抵接部包括位于外筒外侧的抵接片、与抵接片连接且位于滑动槽中的滑动杆,内筒远离安装槽未贯通端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滑动杆在滑动槽内移动的导向面,安装槽内壁面上设置有与内筒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强件,实现对筒体的支撑加强,减少筒体变形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基础用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丝筒。
背景技术
原丝筒主要用于绕设原丝,将原丝绕卷成桶方便运输和后续加工。
现有技术中的原丝筒结构简单,是空心且两端贯通的圆筒,使用时将圆筒挂在原丝架的挂丝杆上,将原丝筒上的原丝抽出进行后续的加弹处理。原丝筒多为纸筒,原丝筒上会绕设大量的原丝,绕设完成的原丝的外径可达到原丝筒外径的2-3倍,多次使用后,原丝筒容易发生凹陷变形,使得原丝筒的重复利用率不高,造成材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原丝筒容易变形,重复用率不高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原丝筒,达到了提高原丝筒结构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原丝筒,包括中空且两端贯通的筒体,还包括设置于筒体内部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中空且两端贯通的外筒、与外筒滑动连接的内筒、与筒体内壁面抵接的多个抵接部,外筒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安装槽且与外筒中空部分不直接连通,安装槽长度方向仅一端贯通,内筒滑动连接于安装槽中;外筒厚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滑动槽,滑动槽一端贯通外筒,另一端连通安装槽;每个滑动槽中设置有一个抵接部,抵接部包括位于外筒外侧的抵接片、与抵接片连接且位于滑动槽中的滑动杆,内筒远离安装槽未贯通端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滑动杆在滑动槽内移动的导向面,滑动杆一端与内筒外壁面抵接时,抵接片抵紧于筒体内壁面;所述安装槽内壁面上设置有与内筒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外筒放置于筒体内部,再将内筒插入安装槽中,并逐渐推入,由于内筒一端设置有导向面,导向面与滑动杆接触后将滑动杆向筒体的一侧驱动,将抵接片抵接支撑于内筒内壁面,直至内筒无法再继续推入,转动内筒完成内筒与第一螺纹段的螺纹连接,实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连接固定,同时抵接片实现对筒体的支撑加强,提高筒体的结构强度,减少筒体损坏的可能性,同时提高重复利用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螺纹段设置于安装槽未贯通端的端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所有抵接部都抵紧于筒体内壁面后,再进行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螺纹连接;因为一旦进行了螺纹连接,则内筒的后续移动需要通过转动来实现,为了避免边转动边驱动抵接部的移动,将第一螺纹段设置于内筒移动的末尾,使得安装过程更加便捷省力。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内筒端面铰接连接有把手,把手位于安装槽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操作人员对内筒进行转动和移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内筒连接了把手的端面位于外筒内,外筒靠近把手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嵌设把手的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筒和外筒之间的安装完成后,将把手转动至通孔中进行收纳,一方面是对把手进行收纳减少对筒体外部空间的占用,另一方面是减少内筒和外筒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可能性,提高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滑动杆靠近内筒的一端固定有球形块,球形块可进入滑动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山东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萧山东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9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码砖装置
- 下一篇:用于FFC电缆的画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