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柱柱底灌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9549.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7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庆;丁延胜;刘学峰;郝君萌;赵凤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孙燕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柱柱底 灌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柱柱底灌浆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灌浆桶和支撑架,所述灌浆桶上设置水平支臂,所述灌浆桶底部开设出浆孔,所述灌浆桶底部设有出浆管,所述出浆管进浆口与出浆孔对接,所述出浆管出浆口与输浆软管连接,实现出浆孔与输浆软管连通;所述灌浆桶通过支臂架设于支撑架上,所述出浆管支撑在支撑架上,实现灌浆桶斜撑于支撑架上;所述灌浆桶内盛放浆料,所述灌浆桶内活动设有推压杆,推压杆能够在灌浆桶内往复移动,对浆料进行压缩后浆料经出浆孔流出。本申请不仅减少了浇筑时浆料内部孔洞的产生;而且输浆软管可以延伸至柱底灌浆,避免了柱底灌浆不彻底的问题,从而减少了灌浆的不合格率,提高了灌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柱柱底灌浆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主要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钢柱的柱底灌浆绝大部分采用人工方式,将浇筑管放在钢柱底部的一侧,混凝土浆料会沿着钢柱外圈模板,从一侧慢慢流淌到另一侧,因浇筑的截面积大于钢柱的外轮廓截面积,在灌浆时会只能靠浆料自重堆积过去,这就导致了灌浆不彻底和空洞的产生,在灌浆时有时也会采用导向槽作辅助,但只为灌浆工人节省劳力,钢柱柱底灌浆不彻底和孔洞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钢柱柱底灌浆装置,避免灌浆不彻底,实现钢柱柱底灌浆均匀,减少柱底灌浆时空洞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柱柱底灌浆装置,包括灌浆桶和支撑架,所述灌浆桶上设置水平支臂,所述灌浆桶底部开设出浆孔,所述灌浆桶底部设有出浆管,所述出浆管进浆口与出浆孔对接,所述出浆管出浆口与输浆软管连接,实现出浆孔与输浆软管连通;所述灌浆桶通过支臂架设于支撑架上,所述出浆管支撑在支撑架上,实现灌浆桶斜撑于支撑架上;所述灌浆桶内盛放浆料,所述灌浆桶内活动设有推压杆,推压杆能够在灌浆桶内往复移动,对浆料进行压缩后浆料经出浆孔流出。
所述推压杆包括推杆和活塞,所述推杆底部设置活塞。
所述出浆管管径大于出浆孔孔径,出浆管管径小于灌浆桶桶径。
所述灌浆桶上设置把手,便于吊运灌浆桶。
所述支撑架包括箱型框架,所述箱型框架两侧对称设置竖杆,两所述竖杆顶端分别开设凹槽,所述凹槽内架设支臂,实现支臂与竖杆转动连接。
所述箱型框架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种钢柱柱底灌浆装置,推动推杆向灌浆桶底部移动时,活塞会对浆料进行压缩,使得浆料受到一定冲击力,浆料内部更加密实,减少了浇筑时浆料内部孔洞的产生。输浆软管可以延伸至柱底灌浆,避免了柱底灌浆不彻底的问题,从而减少了灌浆的不合格率,提高了灌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钢柱柱底灌浆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钢柱柱底灌浆装置中推压杆的示意图;
图中1灌浆桶、2把手、3出浆管、4输浆软管、5箱型框架、6万向轮、7竖杆、8支臂、9推杆、10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未经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9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