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9957.1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7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军;牟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宜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2/22;H01M10/48;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7 | 代理人: | 张志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锂离子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该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括上钢帽和下钢壳,下钢壳内设有保护板、锂离子电芯和导电棉,保护板的内部设有保护电路板,保护电路板上具有B+端口、B‑端口和P‑端口,B+端口处设置有B+焊盘,B‑端口处设置有B‑焊盘,P‑端口处设置有P‑焊盘,电芯的正极通过电子线焊接在保护板的B+焊盘上;电芯的负极通过第一镍片焊接在保护板的B‑焊盘上,电芯的正极通过第二镍片焊接在保护板的P‑焊盘上,导电棉设置在第二镍片的尾端,并与下钢壳底部接触。本申请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整体上未改变传统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特征,成本增加不多,易于对原有的结构进行改造生产,适用性强,实用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聚合物锂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与液锂电池相比,具有能量密度高、更小型化、超薄化、轻量化,和低成本等多种优点,在手机、电脑和无人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常,聚合物锂电池包括电芯、保护板和钢壳,保护板设置在电芯的顶部,并与所述电芯一起压合放置在钢壳内部。然而,传统的聚合物锂电池的保护板负极与钢壳连接方式很容易产生断路,造成电池无输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保护板与钢壳断路导致电池无输出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括上钢帽和下钢壳,所述下钢壳内设有保护板、锂离子电芯和导电棉,所述电芯的低端设有正极,所述电芯的顶端设有负极,所述保护板设置在所述电芯正极的上部,所述上钢帽设置在所述保护板的顶部,并压合与所述下钢壳相连;所述保护板的内部设有保护电路板,所述保护电路板上具有B+端口、B-端口和P-端口,所述B+端口处设置有B+焊盘,所述B-端口处设置有B-焊盘,所述P-端口处设置有P-焊盘,所述电芯的正极通过电子线焊接在所述保护板的B+焊盘上,所述上钢帽的突出端为所述保护板的B+端输出;所述电芯的负极通过第一镍片焊接在所述保护板的B-焊盘上,所述电芯的正极通过第二镍片焊接在所述保护板的P-焊盘上,所述导电棉设置在所述第二镍片的尾端,并与所述下钢壳底部接触,所述下钢壳的管壁为所述保护板的P-端输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通过将导电棉设置在连接电芯正极与保护板P-焊盘的第二镍片尾端,使得导电棉接触到下钢壳底部,以导电棉作为中间导通介质,改进传统聚合物锂电池中保护板负极输出端与钢壳的连接方式,从而解决目前保护板负极和钢壳连接容易发生断路,造成电池无输出的问题。相比于传统的聚合物锂电池,本申请提供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整体上未改变传统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特征,成本增加不多,易于对原有的结构进行改造生产,适用性强,实用价值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电路板的电路包括集成电路保护芯片U1、MOS管Q1、MOS管Q2、电容C1、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集成保护电路芯片具有放电控制端DO、充电控制端CO、电源正极端Vdd、电源负极端Vss和过流检测端V-,所述电芯的正极与所述保护板的B+端电相连,所述电芯的负极与所述保护板的B-端相连;所述放电控制端DO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电相连,所述充电控制端CO与所述MOS管Q2的栅极电相连,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MOS管Q2的漏极电相连,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所述保护板的B-端电相连,所述MOS管Q2的源极与所述保护板的P-端电相连;所述电源正极端Vdd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一端电相连,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保护板的B+端、P-端电相连,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负极端Vss、所述保护板的B-端、所述MOS管Q1的源极相连;所述过流检测端V-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保护板的P-端电相连。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宜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宜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9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钢垫片的高寿命往复锯
- 下一篇:一种印刷废水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