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享智能充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2757.1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9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星斗;胡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朗鑫电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 | 分类号: | B60L53/30;B65H7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享 智能 充电站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共享智能充电站,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的前侧面设有操作面板,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束线盒,所述的束线盒包括底板、盖体,底板水平设置,底板与箱体固定连接,盖体的盖设在底板上,盖体为下侧开口设置,盖体靠近箱体的一侧也为开口设置,盖体上端的靠近箱体的一侧与箱体铰接连接,束线盒内设有绕线柱,所述的绕线柱固定设置在箱体上,所述的盖体的三个侧壁上分别设有出线槽,所述的束线盒设有多个,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三个束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共享智能充电站。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充电站能较好的解决快速充电问题,因电动汽车停放充电时,与汽车充电站的距离或近或远,故为了便于对不同位置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汽车充电站的充电枪线的长度会加长,过长的充电枪线在充电结束后,不利于收纳,部分充电枪线堆积在汽车充电站边的地上,既不利于行走也容易因踩踢过多而损坏,降低充电枪线的使用寿命;部分会在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侧边加设充电枪挂板,将充电枪线挂置充电枪挂板上,充电枪挂板上的充电枪线还是处于同一个空间内,容易发生缠绕,影响后面充电枪线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收纳过长电线的共享智能充电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共享智能充电站,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的前侧面设有操作面板,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束线盒,所述的束线盒包括底板、盖体,底板水平设置,底板与箱体固定连接,盖体的盖设在底板上,盖体为下侧开口设置,盖体靠近箱体的一侧也为开口设置,盖体上端的靠近箱体的一侧与箱体铰接连接,束线盒内设有绕线柱,所述的绕线柱固定设置在箱体上,所述的盖体的三个侧壁上分别设有出线槽,所述的束线盒设有多个,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三个束线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盖体由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绕线柱为T形结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共享智能充电站,其在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3个束线盒,使得充电枪线可被单独收纳在对应的束线盒内,使用充电枪线时可向上翻转打开盖体,拉出充电枪线使用,充电枪线可从盖体的3个侧面的任一个方向拉出,并从出线槽中伸出,且受到出线槽的限制,这样在通侧的3个充电枪线同时使用的时候,每一个充电枪线可沿一个方向伸出,这样3个充电枪线就不会缠绕在一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枪线既可以单独单独收纳在一个空间内,使用时又能避开其他充电枪线避免缠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束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下参考图1-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共享智能充电站,包括箱体1,所述的箱体1的前侧面设有操作面板,箱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束线盒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朗鑫电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朗鑫电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27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