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康复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3628.4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2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兵;汪超;王帅;张超;楚豫川;朱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3B21/05;A63B22/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杨桂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康复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康复机器人,包括包括底座和支撑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支撑台,且支撑台顶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支撑台的侧壁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转轴固定连接,调节板内远离支撑台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块,调节板顶部远离支撑台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滑块的端部穿过限位槽固定连接有顶板,支撑台内转动连接有靠背,支撑台的顶部开设有卡槽,靠背的顶端穿过卡槽,靠背的侧壁安装有控制器,支撑台内壁安装有电动推杆,此下肢康复机器人便于移动,便于根据不同的使用者进行调节使用,锻炼方式多样,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肢康复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康复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人们的寿命也相对以往有所延长,随着人们的年龄增长,其肢体的灵活性变得越来越差,下肢体容易出现功能障碍,治疗完成后如果不加以康复训练,容易造成下肢体永久性功能障碍的情况,因此需要相应的下肢体康复训练机器人。
现在的下肢体康复训练通常需要治疗师或家人的陪同训练,耗用人力劳动强度较大,且常因人为原因造成康复训练出现间断,不利于肢体障碍者的康复,现在的康复机器人一般整体结构设置的较为复杂,且康复锻炼方式较为固定单一,锻炼效果差,舒适性较差,不能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身高调节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下肢康复机器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便进行康复锻炼且安全性能高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包括底座和支撑台,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支撑台,且支撑台顶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支撑台的侧壁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内远离支撑台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调节板顶部远离支撑台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块的端部穿过限位槽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支撑台内转动连接有靠背,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靠背的顶端穿过卡槽,所述靠背的侧壁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支撑台内壁安装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靠背的底端;
所述支撑台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台和支撑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立柱,且立柱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支撑台和支撑板上的升降板顶部分别固定有固定板和坐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远离支撑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且第一支撑柱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且第一转轮中心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摇手,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且第二支撑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中心轴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安装有脚踏板,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电动推杆和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内等距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撑台底端伸入底座内,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底部,所述底座位于底座内部一端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底座位于底座外部一端的长度和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自锁轮。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台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加强板,且加强板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板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立柱的表面连接有紧固旋钮,所述升降板与立柱通过紧固旋钮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靠背靠近电机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36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搅拌站
- 下一篇:一种可固定五金件生产用周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