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条、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5047.4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4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曾凡建;马贺兵;高贤永;雷嗣军;廖海军;李云松;冉博;吴欢;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姜春咸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以及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条、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的发光区亮暗不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灯条,具有多个灯珠,每个灯珠为具有两个发光晶体的双晶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灯条、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超窄边框、无边框显示装置因其简洁、美观、相同尺寸可视面积大等优点,已经成为高品质显示装置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包括背光模组和安装在背光模组上方的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具有灯条,灯条具有多颗单晶灯。为了实现显示装置的超窄边框、无边框设计,需要使灯条尽可能的靠近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ctive Area,AA)。
然而,由于单个单晶灯的尺寸限制,故相邻的单晶灯之间的间距较大,从而两个单晶灯的光束之间会产生体积较大的暗区。灯条与显示区之间的间距越小,显示区也越靠近灯条发出光束的暗区,从而,当灯条与显示区之间的间距小到一定程度时,显示装置的发光区将出现亮暗不均的情况,进而影响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的发光区亮暗不均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提高显示装置的发光区亮暗均匀性的灯条、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灯条,具有多个灯珠,每个所述灯珠为具有两个发光晶体的双晶灯。
可选地,所述双晶灯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容置所述发光晶体的容置空间,所述外壳上具有第一出光口和第二出光口,所述第一出光口用于输出两所述发光晶体中一者发出的光,且所述第二出光口用于输出两所述发光晶体中另一者发出的光。
可选地,多个所述双晶灯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且每个所述双晶灯的两所述发光晶体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
可选地,多个所述双晶灯构成多条灯串,且每条所述灯串均包括至少两个以串联方式电性连接的所述双晶灯;
所述灯条包括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多条所述灯串以并联方式电性连接在所述正极端口和所述负极端口间。
可选地,多个所述双晶灯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且任意两相邻的所述双晶灯属于不同的所述灯串。
可选地,各所述灯串的所述双晶灯的数量相同。
可选地,所述双晶灯为双晶发光二极管。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灯条。
可选地,还包括供电芯片,所述供电芯片具有供电通道,每个所述灯条电性连接至一个供电通道。
可选地,所述灯条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灯条的双晶灯数量相同。
可选地,所述灯条为上述的灯条,各所述灯条的所述灯串的数量相同。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灯条的一种实施例的灯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灯条的一种实施例的一个灯条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一种实施例的供电芯片和灯条的电路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灯条;2、供电芯片;10、双晶灯;11、外壳;12a、第一发光晶体;12b、第二发光晶体;13a、第一出光口;13b、第二出光口;101、第一双晶灯;102、第二双晶灯;103、第三双晶灯;104、第四双晶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50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