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用患者给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6471.0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4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沙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110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 患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用患者给药器,包括给药管,所述给药管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所述给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给药头,所述给药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撑开头。该急诊用患者给药器,通过活动杆和工作框的设置,齿轮带动上移动杆向上移动,而下移动杆向下移动,进而活动杆以销轴为轴心开始转动,进而可以将患者的口部撑开,方便进行给药工作,给药完成后,逆时针转动转动块,可使得活动杆向内进行移动,进行复位,从而达到了方便进行给药工作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诊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用患者给药器。
背景技术
急诊指医院的急诊科,急诊的意思是紧急情况下的治疗,分为紧急救治和抢救,它的存在保证了我们在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时,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专业和科学的救治,药物有几种给药途径,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药物还可舌下含化、直肠灌注、滴眼、鼻腔喷雾和口腔喷雾,也可皮肤局部或全身用药,急诊科的医疗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经常为患者进行给药,但是,普通的给药器使用时不太方便,为此,本实用新型研发了一种急诊用患者给药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诊用患者给药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急诊用患者给药器,包括给药管,所述给药管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所述给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给药头,所述给药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撑开头,所述活动杆的一侧设置有工作框,所述工作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
可选的,所述齿轮分别啮合连接有上移动杆和下移动杆。
可选的,所述上移动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
可选的,所述活动杆包括上活动杆和下活动杆。
可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
可选的,所述上移动杆和下移动杆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齿牙。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诊用患者给药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急诊用患者给药器,通过活动杆和工作框的设置,使用时,医疗人员先将给药头和撑开头放入患者的口中,之后顺时针转动工作框表面的转动块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使得齿轮带动上移动杆向上移动,而下移动杆向下移动,进而活动杆以销轴为轴心开始转动,进而可以将患者的口部撑开,方便进行给药工作,给药完成后,逆时针转动转动块,可使得活动杆向内进行移动,进行复位,从而达到了方便进行给药工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给药管;2、活塞;3、推拉杆;4、推动块;5、给药头;6、连接块;7、活动杆;8、撑开头;9、工作框;10、转动杆;11、齿轮;12、上移动杆;13、下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64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邻氯苯腈生产用氨解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钢材制造的边角打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