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绞车制动闸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6616.7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69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健;路阳春;席波;董献勇;张宝龙;薛新平;李向阳;李世通;杨如坤;周鹏飞;黄雪岭;王雷;王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卓矿山安全设备(徐州)有限公司;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5/00 | 分类号: | B66D5/00;F16D65/09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绞车 制动 闸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绞车制动闸瓦,包括推力底壳、闸瓦本体和缓冲簧;闸瓦本体安装在推力底壳的前端,缓冲簧安装推力底壳和闸瓦本体之间;推力底壳包括下封板、外壳体和固定耳板,下封板可拆卸的安装在外壳体的下端,固定耳板安装在外壳体的外侧面上;闸瓦本体的的下部外侧面上设有止动凸台。上述绞车制动闸瓦将闸瓦本体设计成浮动式,使制动器动作时,由于缓冲簧的存在,闸瓦本体在开始接触制动板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压紧制动板,防止过大冲击力出现,消除绞车制动过程中的卡顿现象。锥状塞和碳柱孔的配合使用,可以方便的将闸瓦本体与碳柱分开,解决闸瓦报废时不容易分离闸瓦和碳柱的问题,提高闸瓦的报废后的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提升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绞车制动闸瓦。
背景技术
提升系统是矿井生产的咽喉,制动装置作为提升机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安全保障系统,其主要实现形式为盘形制动器。制动多是靠摩擦付的摩擦来实现的,是一个动能转变热能的过程,用作摩擦付的摩阻材料,首先是制动器安全可靠的保证。闸瓦是矿井提升机制动器的主要零件,矿井提升机制动器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启动、停止,实际运行过程由于工况原因容易造成制动器的闸瓦间隙变动大、制动无缓冲、冲击力大等问题。
同时,报废后的闸瓦不容易将碳柱分离出来,给废弃物的后续处理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绞车制动闸瓦,将闸瓦本体设计成浮动式,使制动器动作时,闸瓦本体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压紧制动板,防止过大冲击力出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绞车制动闸瓦,包括推力底壳、闸瓦本体和缓冲簧;所述闸瓦本体安装在推力底壳的前端,缓冲簧安装推力底壳和闸瓦本体之间;所述推力底壳包括下封板、外壳体和固定耳板,下封板可拆卸的安装在外壳体的下端,固定耳板安装在外壳体的外侧面上;所述闸瓦本体的的下部外侧面上设有止动凸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外壳体下端设有下封板拆装通槽和下封板固定孔,所述下封板定位孔位于下封板拆装通槽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闸瓦本体上开有碳柱孔,该碳柱孔的底部设有锥状塞;所述碳柱孔为锥形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锥状塞和碳柱孔的尺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外壳体的上部设有止动内环板,该制动内环板的内径小于止动凸台的外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将闸瓦本体设计成浮动式,使制动器动作时,由于缓冲簧的存在,闸瓦本体在开始接触制动板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压紧制动板,防止过大冲击力出现,消除绞车制动过程中的卡顿现象。
锥状塞和碳柱孔的配合使用,可以方便的将闸瓦本体与碳柱分开,解决闸瓦报废时不容易分离闸瓦和碳柱的问题,提高闸瓦的报废后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绞车制动闸瓦斜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绞车制动闸瓦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绞车制动闸瓦的闸瓦本体局部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绞车制动闸瓦外壳体斜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绞车制动闸瓦的下封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卓矿山安全设备(徐州)有限公司;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卓矿山安全设备(徐州)有限公司;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6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