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后防撞梁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7385.1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7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赵石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祥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26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后防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包括后防撞梁本体,所述后防撞梁的横截面为工字型,后防撞梁的前侧面设有防护板,防护板与后防撞梁之间固定有若干弹簧,弹簧一端焊接在后防撞梁侧面的凹槽A内,弹簧另一端焊接在防护板内侧面,后防撞梁后侧面的两端通过焊接分别固定有两个吸能盒,吸能盒一端固定在后防撞梁另一侧面的凹槽B内,吸能盒的另一端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若干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开设的相对应数量的螺纹通孔内,本申请利用防护板的形变和弹簧的弹性势能缓解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能有效地减小追尾对车身主体以及车内乘坐人员的损害,且采用工字型的防撞梁降低自身重量,提高侧面的抗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新型产业,其以节约能源、废气排放较低等众多优点而备受人们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有利于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升级。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自身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重视。
后防撞梁起着在发生追尾事故时,保护汽车安全的作用,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利用自身充分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保证车身主体结构不受损坏,以减少对车辆及车内人员造成的损伤。后防撞梁如果设计不合理,不但会增加车身重量,还有可能无法很好地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给车辆以及乘坐人员带来巨大的风险,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后防撞梁总成,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包括后防撞梁,所述后防撞梁的横截面为工字型,后防撞梁的前侧面设有防护板,防护板与后防撞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有若干弹簧,弹簧一端焊接在后防撞梁侧面的凹槽A内,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接座上,连接座与防护板侧面焊接固定,连接座为T型,连接座一端与弹簧内壁固定连接,防护板底部固定有滑杆,在后防撞梁底部设置有滑杆相配合使用的导轨,滑杆与导轨相连接,后防撞梁后侧面的两端通过焊接分别固定有两个吸能盒,吸能盒一端固定在后防撞梁另一侧面的凹槽B内,吸能盒的另一端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若干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开设的相对应数量的螺纹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后防撞梁采为工字型槽钢。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朝外的一侧面水平向为波浪形。
进一步的,所述吸能盒以及安装板都采用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吸能盒与后防撞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吸能盒通过安装板与车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为四个,弹簧均匀固定在防护板与后防撞梁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实用新型,在后防撞梁外侧面增设防护板,利用防护板受到碰撞后产生的形变来缓解所受的冲击力,同时在防护板和后防撞梁之间增设若干弹簧,利用弹簧的弹性势能缓解冲击力,能更加有效地减小车后被追尾碰撞时对车身主体以及车内乘坐人员的损害。
2、该实用新型,采用工字型的槽钢制成的后防撞梁,有效地增加了侧面的刚度,提高了抗弯能力的同时减轻了后防撞梁的自身重力,减少负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后防撞梁总成中后防撞梁与防护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后防撞梁总成中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祥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祥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7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