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墙隔热的金属装饰一体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8111.4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7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博威特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墙 隔热 金属 装饰 一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墙隔热的金属装饰一体板,包括一体板、龙骨和墙体基层,所述墙体基层的外侧面涂布有一层粘结层,且粘结层的外侧面胶粘有一层防水层,并且防水层的外侧面由上至下安装有多组龙骨,所述一体板内设置有隔热层,且隔热层的外侧面上覆盖有一层防潮层,并且防潮层的外侧面上固定有一层金属板面层。该外墙隔热的金属装饰一体板,结构设置合理,安装方便省事,主要是在一体板与墙体基层之间隔出空气层,通过空气层使得内外部空气流流通顺畅,以便于进行通气散热,以及在一体板的左右两侧设置的侧挡板,在侧挡板上设置的多组漏孔,在侧挡板进行侧面防护的同时,也方便内部通风,方便对外墙体进行隔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外墙隔热的金属装饰一体板。
背景技术
防火保温装饰一体板是一种融装饰、节能、防火、防水、环保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化学建材,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把传统的必须在现场离散技术生产的工艺部分在工厂完成,具有质量批次稳定、产能提升、不受施工环境影响等优点,是建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国际产业政策鼓励的产品之一,但现有技术的保温装饰一体复合板安装在外墙面,由于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紧贴在墙面会增加墙面的闷热程度,会将热量直接传递给墙面,使得墙面的散热性比较差,温度过高,不能进行透气散热。
为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外墙装饰材料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急需改善外墙装饰材料的技术,主要是在一体板与墙体基层之间隔出空气层,通过空气层使得内外部空气流流通顺畅,以便于进行通气散热,以及在一体板的左右两侧设置的侧挡板,在侧挡板上设置的多组漏孔,在侧挡板进行侧面防护的同时,也方便内部通风,方便对外墙体进行隔热,从而提供一种外墙隔热的金属装饰一体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保温装饰一体复合板安装在外墙面,由于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紧贴在墙面会增加墙面的闷热程度,会将热量直接传递给墙面,使得墙面的散热性比较差,温度过高,不能进行透气散热的缺陷,提供一种外墙隔热的金属装饰一体板。所述一种外墙隔热的金属装饰一体板具有在一体板与墙体基层之间隔出空气层,通过空气层使得内外部空气流流通顺畅,以便于进行通气散热,以及在一体板的左右两侧设置的侧挡板,在侧挡板上设置的多组漏孔,在侧挡板进行侧面防护的同时,也方便内部通风,方便对外墙体进行隔热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墙隔热的金属装饰一体板,包括一体板、龙骨和墙体基层,所述墙体基层的外侧面涂布有一层粘结层,且粘结层的外侧面胶粘有一层防水层,并且防水层的外侧面由上至下安装有多组龙骨,且一体板通过锚栓固定在龙骨外侧面,并且锚栓的底部伸入墙体基层内设置;
所述一体板内设置有隔热层,且隔热层的外侧面上覆盖有一层防潮层,并且防潮层的外侧面上固定有一层金属板面层。
优选的,所述一体板的左右两侧面上均设置有侧挡板,且每组侧挡板上均开设有多组漏孔。
优选的,所述一体板的中的金属板面层采用镀膜钢板,且防潮层采用三聚氰胺板,并且隔热层采用STP绝热隔温板材。
优选的,所述一体板的内侧面与防水层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空气层,且空气层内空气流与外部空气流之间可流通活动。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采用聚氨酯防水涂膜,且粘结层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粘结层。
优选的,所述一体板的外表面上涂布有硅酮密封胶,且一体板整体采用六面封闭式矩形盒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一体板、锚栓和墙体基层之间螺接固定的锚栓可拆卸设置,且锚栓选用不锈钢材质的锚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博威特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博威特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8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双开门节能冰箱
- 下一篇:维护机构及储油罐维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