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MBR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8280.8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4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迟娟;赵曙光;李亚;耿翠玉;陈士伟;陈伟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天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博天环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br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MBR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连通的缺氧池、厌氧池及好氧池,所述好氧池还连通有多个膜池,多个所述膜池与所述缺氧池连通,还包括膜组件,所述膜组件均分为多组对应布置于多个所述膜池内,多组所述膜组件各自连接有膜组件曝气装置,多组所述膜组件曝气装置通过分流阀与气源连接。通过分流阀轮流将所有气量集中供气至一组膜组件曝气装置,如此即可在不增加耗能的情况下,相对增加曝气量增强膜组件的清洗效果;活性污泥可在好氧、缺氧、厌氧环境中不断转换,达到深度脱氮除磷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MBR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MBR(Membrane Bioractor,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生物处理单元相组合的污水处理工艺。运行过程中,膜材料使用有一定的寿命,需要定期更换;同时为维持常规MBR的正常运行,采用了持续高强曝气方法来维持膜面高的冲刷错流速度来延缓膜污染。常规MBR大多采用穿孔管曝气,膜面冲刷的曝气能耗的有效利用率不到30%,因此曝气能耗巨大,但利用率不高;同时,MBR池内由于曝气量巨大造成反应池内严格好氧,不能形成脱氮除磷必须的厌氧/缺氧及好氧水力循环条件,导致脱氮除磷效率非常低,接近为零。
变量曝气是通过对膜组件分成两组后分别通过电动阀与气源供气管相连接,在运行过程中,轮流关闭一个电动阀将所有的气量集中到一组膜组件上,使该膜组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数倍的擦洗曝气量达到更好地延缓膜污染,而总的曝气量不变。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低耗的一体化MBR设备是通过隔板对反应池进行分区形成的,分为膜池、膜池外设缺氧池和厌氧池。正常情况下,在曝气作用下,膜池因有较大的曝气量使得其内的混合污泥向膜池外流动,即向缺氧池和厌氧池流动,活性污泥自然经历缺氧厌氧环境,脱氮除磷的效果比较好。而采用变量曝气后,膜池内在变量曝气状态下,一组膜组获得数倍擦洗曝气量,而另一组曝气量很低甚至为零的状态,膜池区域存在气量不均衡,膜池内上部的高曝气区混合液会流向低曝气区或无曝气区,也存在膜池外的混合污泥会倒流至膜池,流态的不均衡和混合污泥流动方向的改变,不利于形成活性污泥所必须需的缺氧厌氧环境,影响了脱氮除磷效果,导致出水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BR污水处理系统,实现深度脱氮除磷,减小膜池的曝气能耗同时提高膜组件的冲洗效果,延缓膜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MBR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连通的缺氧池、厌氧池及好氧池,所述好氧池还连通有多个膜池,多个所述膜池与所述缺氧池连通,还包括膜组件,所述膜组件均分为多组对应布置于多个所述膜池内,多组所述膜组件各自连接有膜组件曝气装置,多组所述膜组件曝气装置通过分流阀与气源连接。
可选的,所述膜池设置有两个,所述缺氧池设置于两个所述膜池之间,两个所述膜池的底部相互连通且共用同一底壁,所述缺氧池的底壁与两个所述膜池的底壁间距布置,所述缺氧池内设置有由所述气源供气的气提装置,所述气提装置穿过所述缺氧池的底壁与两个所述膜池的底部连通。
可选的,所述缺氧池的下部呈漏斗型且下部与所述厌氧池连通,所述气提装置包括同轴内外布置的供气管和气提管,所述气提管的进水口呈上小下大喇叭状,所述气提管的出水口处于所述缺氧池的上部,所述供气管的进气口与所述气源连接。
可选的,多个所述膜池内还设置有曝气集气装置。
可选的,多组所述膜组件各经集水总管与抽吸泵连接。
可选的,所述气源经厌氧池曝气总管及好氧池曝气总管对应与所述厌氧池内的穿孔曝气管及所述好氧池内的微孔曝气管连接。
可选的,所述缺氧池及所述厌氧池对应通过缺氧池进水调节阀和厌氧池进水调节阀与进水总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天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博天环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天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博天环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82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入侵环境适应性调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节自动伸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