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开孔拉线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9747.0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0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明;李耀东;王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缔网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黄焯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开孔 拉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开孔拉线架,该侧开孔拉线架包括进料线筒、拉线机构以及设于进料线筒一侧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一端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延伸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滑轮;所述壳体靠近进料线筒的一侧设有用于供产品线穿过的进料口,所述拉线机构设于壳体内;所述进料线筒用于缠绕产品线,所述滑轮用于承载产品线,所述拉线机构用于将进料口处引入的产品线拉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开孔拉线架,解决了拉力无法平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开孔拉线架。
背景技术
绞线是以绞合单线绕绞线轴等角速度旋转和绞线匀速前进运动实现的。常用的有铜、铝两种,铜、铝线可以绞制成各种不同规格截面以及不同种类的电线电缆的导线电芯。适用于工作频率较高,单股线材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损耗过大的场合。使用绞线可以使运行温度降低,相比同截面积的单股线,绞线拥有更高的机械性、柔韧性。
目前的绞线在绞合完成后,需要进行拉线操作消除应力才能进行使用,否则容易绞线引起在使用过程中断裂。目前的拉线大多由人力操作拉力弓进行,从拉力弓进入拉线机构的上方,无法保证拉力的平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开孔拉线架,解决了拉力无法平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侧开孔拉线架,包括进料线筒、拉线机构以及设于进料线筒一侧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一端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延伸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滑轮;所述壳体靠近进料线筒的一侧设有用于供产品线穿过的进料口,所述拉线机构设于壳体内;所述进料线筒用于缠绕产品线,所述滑轮用于承载产品线,所述拉线机构用于将进料口处引入的产品线拉直。
其中,所述侧开孔拉线架还包括横移驱动机构以及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于壳体,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延伸杆连接;所述横移驱动机构设于延伸杆,所述滑轮设置于横移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其中,所述横移驱动机构为直线电机或伺服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为伺服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拉线机构包括第一螺纹轮组和第二螺纹轮组,所述第一螺纹轮组和第二螺纹轮组分别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螺纹轮;
所述第一螺纹轮组的两个螺纹轮之间设置有第一放线件,所述第一放线件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放线槽;所述第二螺纹轮组的两个螺纹轮之间设置有第二放线件,所述第二放线件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二放线槽。
其中,所述第一放线件可拆卸设置有第一放线盖,所述第一放线盖用于遮挡第一放线槽;第二放线件可拆卸设置有第二放线盖,所述第二放线盖用于遮挡第二放线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解决了拉力无法平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开孔拉线架,使用延伸杆和滑轮改变产品线的进料方向,并通过将进料口开始在壳体的侧面,从而使得产品线从壳体的侧面进入壳体内的拉线机构,由拉线机构对产品线进行拉伸,解决了拉力无法平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放线件和第一放线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第二放线件和第二放线盖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进料线筒--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缔网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缔网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9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