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煮饭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9808.3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3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爱琴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27/00;A47J36/26;A45C1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婷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煮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蒸煮饭盒,其中,蒸煮饭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腔,所述壳体外表面凹设形成有容纳槽;和把手,所述把手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把手可活动收纳于所述容纳槽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减小蒸煮饭盒放置时其把手的占用空间,便于蒸煮饭盒的存放和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饭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煮饭盒。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食物蒸煮已不再局限于厨房工作场所,目前出现一种可对食物进行蒸煮加热的蒸煮饭盒,蒸煮饭盒是通过发热体通电后,使饭盒内部产生高温蒸汽进行加热保温,而蒸煮饭盒通常设置有用于提取的把手,使上班族可以更加方便地携带饭菜到公司等场所随时进行加热并食用。然而目前蒸煮饭盒的把手呈竖直状态且位置固定,导致蒸煮饭盒放置时把手会占用部分空间,会出现用户不小心触碰到把手而导致蒸煮饭盒倾倒的情况发生,从而不利于蒸煮饭盒使用的安全性。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蒸煮饭盒,旨在减小蒸煮饭盒放置时其把手的占用空间,便于蒸煮饭盒的存放和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煮饭盒,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腔,所述壳体外表面凹设形成有容纳槽;和
把手,所述把手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把手可活动收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包括两滑动段和收纳段,两所述滑动段分别连通于所述收纳段相对的两端,两所述滑动段分别与所述收纳段呈角度设置;
所述把手包括握持部和两限位部,两所述限位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握持部相对的两端,两所述限位部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两所述滑动段内,以使所述握持部可收纳于所述收纳段内。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盒盖和盒本体,所述盒盖与所述盒本体盖合连接并配合形成所述加热腔,所述把手活动连接于所述盒盖,所述盒盖背离所述盒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所述容纳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盒盖于所述容纳槽的两端分别设有抵接部,当所述限位部滑动抵接于所述抵接部时,所述抵接部以限位固定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收纳段的方向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两固定件,两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盒盖于两所述滑动段的侧壁,以用于限位固定所述限位部沿背离所述滑动段的方向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段的深度值为H1,所述握持部的厚度值为H2,H1等于H2。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盒盖相对于所述握持部的外表面凹设形成有操持槽,所述操持槽连通所述容纳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盒盖开设至少一散气孔,所述散气孔贯穿于所述盒盖的相对两表面。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盒盖和所述盒本体中的其中之一个设有卡扣,其中之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扣扣合连接于所述卡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盒盖设有可转动的所述卡扣,所述盒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开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卡扣转动以扣合连接于所述凸起的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爱琴,未经陈爱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98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