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玻璃丝铜基合金绕包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30887.X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5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威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8;H01B13/06;H01B13/10;H01B13/2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徐锦妙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丝 合金 绕包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玻璃丝铜基合金绕包线;包括导线以及设置在导线外层的绕包层;所述绕包层包括绝缘层、防裂层以及致密层;所述绝缘层包括:绝缘薄膜绕包层和绝缘漆层,绝缘薄膜绕包层设置在导线与防裂层之间,绝缘漆层设置在防裂层与致密层之间,所述防裂层中的玻璃丝绕包角度设置在45°到60°之间,致密层中的玻璃丝绕包角度设置为小于5°。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玻璃丝铜基合金绕包线。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双玻璃丝铜扁线在缠绕玻璃丝时普遍采用小节距、1-2°绕包角度,在绕制线圈时,绕组线的弯曲及附着性能达不到要求,在使用过程中绕组线圈的弯曲面上易产生绝缘层开裂,使其线圈破坏而缩短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双玻璃丝铜基合金绕包线及其制备方法。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双玻璃丝铜基合金绕包线;包括导线以及设置在导线外层的绕包层;所述绕包层包括绝缘层、防裂层以及致密层;所述绝缘层包括:绝缘薄膜绕包层和绝缘漆层,绝缘薄膜绕包层设置在导线与防裂层之间,绝缘漆层设置在防裂层与致密层之间,所述防裂层和致密层由玻璃丝绕包而成,防裂层中的玻璃丝绕包角度设置在45°到60°之间,致密层中的玻璃丝绕包角度设置为小于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防裂层中的玻璃丝设置为两根,且绕包方向相反;所述致密层中的玻璃丝设置为两根,且绕包方向相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薄膜绕包层由两道绝缘薄膜交叉绕包而成,两道绝缘薄膜的绕包方向相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薄膜绕包层中绝缘薄膜的绕包角度设置为30-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防裂层中的玻璃丝绕包角度设置在45°到60°之间能够在沿绕包线径向方向上起到抗拉作用,使绕包线在进行缠卷弯曲时不会沿径向方向裂开,从而起到防止绕包线绝缘薄膜绕包层裂开导致绕包线使用寿命降低的情况发生,增大在同等条件下绕包线的弯曲程度,适应性更广;致密层中的玻璃丝绕包角度设置在小于5°能够将导线绝缘薄膜绕包层、防裂层和绝缘漆层紧贴在一起,避免受到外力作用影响其绝缘性;
2、放线、收线设置为恒张力收放线,能够使绕包线在加工过程中匀速前进,不会出现忽紧忽松的情况发生,导致绕包线绝缘层厚薄不均,绝缘性能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玻璃丝铜基合金绕包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玻璃丝铜基合金绕包线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导线1,绕包层2,绝缘层21,绝缘薄膜绕包层211,绝缘漆层 212,防裂层22,致密层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威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威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308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盘柜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气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