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基坑地下结构的内衬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33254.4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6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高辉;韩杨杨;王凯峰;杨红岩;樊敏;李卓朋;陈经纬;牛立舒;吴艳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地下 结构 内衬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基坑地下结构的内衬结构,包括:内衬墙,设于地连墙的内侧且与所述地连墙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地连墙包括拼接在一起的多段墙体;以及用于将所述缝隙分隔成上下相邻的多个灌注空腔的隔板结构,连接于所述内衬墙和所述地连墙之间,所述隔板结构的两侧分别搭接于相邻的两段所述墙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解决传统的地连墙防渗堵漏一般采取对整面地连墙进行防渗处理进而存在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地下结构的内衬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的工业化发展,超高层建筑因具有多功能等因素,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基坑的开挖深度也在逐步加深。在软土富集地区,富裕的地下水对深基坑造成的渗漏变得尤为显著。因此,深基坑的防渗堵漏成为超高层建筑发展中的主要技术难点之一。
在深基坑开挖中,通过浇筑地下连续墙来提高基坑开挖的安全性与时效性。因此,地下连续墙成为了主要围护结构。然而,由于深基坑的面积较大,导致地下连续墙的浇筑长度较长,施工槽段较多,各施工槽段存在的接缝较多。在施工槽段接缝处将发生渗水现象,并穿透内衬墙,最终使得地下室产生积水。因此,超深基坑地下结构防渗堵漏,成为防止地下水渗漏的技术难题。
目前,采用传统方法对地下连续墙进行防渗堵漏时,难以准确找到具体渗漏部位,一般采取对整面墙进行防渗堵漏处理。这种方法造成了施工工期延长、浪费材料与人力、提高成本等。这与现阶段绿色建筑发展理念,以及环境保护要求不符,不适用于超深基坑开挖中对地下水的防渗堵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深基坑地下结构的内衬结构,以解决传统的地连墙防渗堵漏一般采取对整面地连墙进行防渗处理进而存在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深基坑地下结构的内衬结构,包括:
内衬墙,设于地连墙的内侧且与所述地连墙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地连墙包括拼接在一起的多段墙体;以及
用于将所述缝隙分隔成上下相邻的多个灌注空腔的隔板结构,连接于所述内衬墙和所述地连墙之间,所述隔板结构的两侧分别搭接于相邻的两段所述墙体。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结构包括:
多块层板,多块所述层板沿相邻的两段所述墙体的拼接缝间隔设置;以及
多块隔断板,多块所述隔断板分别连接于上下相邻的两块层板之间,所述灌注空腔形成于所述隔断板和所述层板之间,多个所述灌注空腔覆盖于所述拼接缝。
进一步的,所述层板和所述隔断板为防水板。
进一步的,所述层板和所述隔断板的两侧分别埋设于所述地连墙的内侧表面、所述内衬墙的内侧表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灌注于所述灌注空腔中的封堵浆液。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浆液为双液型封堵浆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深基坑地下结构的内衬结构在地下连续墙的相邻两段墙体拼接处即渗漏区域,用隔板结构将地连墙和内衬墙之间的缝隙分隔成多个灌注空腔,一旦水从渗漏区域渗入缝隙中,在内衬墙上观察渗水分布情况,在渗漏有水的灌注空腔中注入封堵浆液,可以对地下连续墙的大面积防渗堵漏,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有利于材料与人力的节约,同时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工期,进而能够有效防止地下水的渗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深基坑地下结构的内衬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中的B-B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332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养护池余热循环再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更换卷筒的卷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