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33652.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7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邓文;高乐乐;吴火旺;张海宁;杨帅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联众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502;H01R13/512;H01R2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固定装置,属于连接器固定装置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有母头,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有公头,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于护罩底托上,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于护罩外壳上,护罩外壳安装到护罩底托上时,公头与母头插接起来,本实用新型具有组装护罩外壳和护罩底托时便于对插连接器公头和母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固定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连接器,国内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
现有的连接器包括母头和公头,护罩外壳上开设有孔,用于护罩外壳和护罩底托之间的连接器,通常需要将母头和公头先对插后,将护罩外壳安装到护罩底托上,再将母头和公头分别与护罩外壳和护罩底托进行固定,来使母头和公头分别与护罩外壳和护罩底托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护罩外壳安装到护罩底托上后,工头和木头位于护罩外壳和护罩底托内部,需要手从护罩外壳上的孔穿过,再手动将母头和公头分别与护罩外壳和护罩底托进行固定,使组装难度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护罩外壳和护罩底托时便于对插连接器公头和母头的连接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连接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有母头,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有公头,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于护罩底托上,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于护罩外壳上,护罩外壳安装到护罩底托上时,公头与母头插接起来,给装配工人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固定架安装到护罩底托上,再将第二固定架安装到护罩外壳上,在将护罩外壳安装到护罩底托上的同时,公头与母头插接起来,使公头与母头的对插更为便利,达到了组装护罩外壳和护罩底托时便于对插连接器公头和母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底板和U形架,U形架从自身中部开始平行于底板延伸,再垂直于底板并向靠近底板的方向延伸,直到与底板抵接后相背离延伸,U形架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架与第一固定架的结构相同,母头和公头分别穿过U形架并与U形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连接于U形架的开口端,对U形架的开口端起到固定和限位作用,使U形架的开口端的两侧相对固定,避免了其开口端距离变大;U形架的设置,使其可以对公头和母头起到固定作用,同时增加了公头和母头到护罩底托和护罩外壳之间的距离,保证了护罩外壳安装到护罩底托上的同时,公头与母头能够接触到,从而能够对插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柱和导向套,导向柱与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导向柱垂直于底板,导向套与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导向套开设有导向孔,导向柱插设于导向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罩外壳安装到护罩底托上时,且公头与母头对插前,导向柱首先插入到导向孔内,公头只能沿着导向柱轴线方向靠近母头,保证了公头向靠近母头移动方向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柱的端部呈缩口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柱的端部的截面积较小,导向柱较易插入到导向孔内,有利于提高导向柱在导向孔内的插入速度,进而增加公头和母头的对插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套开设有与导向孔筒轴的引导槽,引导槽从导向套朝向第二固定架的端面开始,向远离第二固定架的方向呈缩口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联众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联众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336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