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汇流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34599.1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7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姚峰;赵艳标;朱健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天量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2 | 分类号: | H01M2/2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兵魁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汇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的电池模组汇流条结构,所述的电池模组汇流条结构包括汇流条组件Ⅰ(1)、汇流条组件Ⅱ(2),汇流条组件Ⅰ(1)呈U字形结构,汇流条组件Ⅱ(2)呈U字形结构,汇流条组件Ⅰ(1)部分部位与汇流条组件Ⅱ(2)部分部位重合,汇流条组件Ⅰ(1)和汇流条组件Ⅱ(2)的重合部位之间设置PET膜层(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汇流条结构,通过改善电池模组汇流条连接方式,能够使得电池模组高低压连接分离,降低电磁干扰,提高电磁兼容能力,从而提高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汇流条结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中,电池模组汇流条(Busbar)连接为正、负极通过长方形软铝巴按照顺序依次排列连接,正极输出与负极输出往往处于模组两端,即一前一后;连接温度、电压监控的低压信号线束走线无论前后,都会与Busbar输出端(正极或负极)处于同一方向,可能会造成电磁干扰(EMC)现象,导致低压信号检测的数据误差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通过改善电池模组汇流条连接方式,能够使得电池模组高低压连接分离,降低电磁干扰,提高电磁兼容能力,从而提高安全性及使用寿命的电池模组汇流条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池模组汇流条结构,所述的电池模组汇流条结构包括汇流条组件Ⅰ、汇流条组件Ⅱ,所述的汇流条组件Ⅰ呈U字形结构,汇流条组件Ⅱ呈U字形结构,汇流条组件Ⅰ部分部位与汇流条组件Ⅱ部分部位重合,汇流条组件Ⅰ和汇流条组件Ⅱ的重合部位之间设置PET膜层。
所述的汇流条组件Ⅰ和汇流条组件Ⅱ形成一个集成母排。
所述的汇流条组件Ⅰ、汇流条组件Ⅱ、PET膜层设置为能够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加工形成一个集成母排的结构。
所述的汇流条组件Ⅰ包括组件Ⅰ本体、组件Ⅰ弯折部Ⅰ、组件Ⅰ弯折部Ⅱ,组件Ⅰ本体、组件Ⅰ弯折部Ⅰ、组件Ⅰ弯折部Ⅱ呈U字形结构,汇流条组件Ⅱ包括组件Ⅱ本体、组件Ⅱ弯折部Ⅰ、组件Ⅱ弯折部Ⅱ,组件Ⅱ本体、组件Ⅱ弯折部Ⅰ、组件Ⅱ弯折部Ⅱ设置为呈U字形结构。
所述的汇流条组件Ⅰ部分部位与汇流条组件Ⅱ部分部位重合时,汇流条组件Ⅱ的组件Ⅱ弯折部Ⅰ位于汇流条组件Ⅰ的组件Ⅰ弯折部Ⅰ、组件Ⅰ弯折部Ⅱ之间位置的结构。
所述的电池模组汇流条结构的集成母排包括正极集成母排和负极集成母排,每个正极集成母排由一个汇流条组件Ⅰ和一个汇流条组件Ⅱ组成,每个负极集成母排由一个汇流条组件Ⅰ和一个汇流条组件Ⅱ组成。
所述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相邻电芯贴合布置。
所述的正极集成母排的组件Ⅰ弯折部Ⅰ、组件Ⅰ弯折部Ⅱ、组件Ⅱ弯折部Ⅰ、组件Ⅱ弯折部Ⅱ分别与一个对应的电芯的负极极柱连接;所述的负极集成母排的组件Ⅰ弯折部Ⅰ、组件Ⅰ弯折部Ⅱ、组件Ⅱ弯折部Ⅰ、组件Ⅱ弯折部Ⅱ分别与一个对应的电芯的正极极柱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天量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天量电池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34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部可插笔的教学板
- 下一篇:一种旋转喷淋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