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调弯导管及调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36441.8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6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杨剑;龚霄雁;魏继昌;王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茵络(无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1 | 分类号: | A61M25/01;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001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介入 治疗 导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调弯导管及调弯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调弯导管,包括可调内管和支撑外管,可调内管能在支撑外管内转动和/或移动,且可调内管的前端伸出支撑外管的前端设置,可调内管和支撑外管均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调弯部,可调内管的至少一个调弯部设置于其伸出支撑外管的部分,每个调弯部均可独立控制弯曲度。本实用新型的调弯装置,包括调弯导管;还包括手柄和若干调弯丝,每个调弯部至少对应一调弯丝,每个调弯丝的一端连接于导管本体且位于对应的调弯部的前端,另一端连接于手柄。其不仅调弯操作非常方便且可控角度更好、支撑性能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调弯导管及调弯装置。
背景技术
瓣环扩张是二尖瓣、三尖瓣最常见的病因,它可以导致瓣叶互相分离、产生间隙而导致瓣膜反流。因此,针对瓣环扩张而进行的瓣环环缩术(包括缝合瓣环、植入人工瓣环等)是二尖瓣或三尖瓣修复的重要术式,也是基础术式,其原理是针对于瓣环扩张引起的关闭不全,通过使二尖瓣或三尖瓣瓣口面积减小来使瓣叶能够互相贴合,从而减小反流,甚至是完全消除反流。瓣环环缩术可单独应用来治疗二尖瓣、三尖瓣反流,也可以联合其他修复技术(如瓣叶修复、腱索植入)来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无反流生存时间。
传统外科瓣环环缩手术需要开胸、心脏停跳、体外循环,患者创伤大、痛苦程度高、恢复慢,许多高龄、体弱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近年来,经导管微创介入的方法来实施瓣环环缩术的概念应运而生,其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依靠影像学手段进行指导,使用器械对二尖瓣、三尖瓣进行环缩。
在环缩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导管将多个锚件输入瓣环组织中。然而,现有技术的导管难以控制其进入体内后的角度,很难准确地定位,不利于多个锚件快速准确地达到指定位置,严重影响手术的成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调弯导管及调弯装置,其不仅调弯操作非常方便且可控角度更好、支撑性能强。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调弯导管,包括套设的可调内管和支撑外管,所述可调内管能在所述支撑外管内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和/或沿所述支撑外管的长度方向移动,且所述可调内管的前端伸出所述支撑外管的前端设置,所述可调内管和所述支撑外管均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调弯部,所述可调内管的至少一个所述调弯部设置于其伸出所述支撑外管的部分,每个所述调弯部均可独立控制弯曲度。
其中,每个所述调弯部对应的所述导管本体的侧壁开设有能使所述导管本体弯折的弯折槽。
其中,所述弯折槽为至少一列;其中,每列所述弯折槽包括多个凹槽且多个所述凹槽沿着所述导管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相邻两列所述弯折槽沿所述导管本体的周向排布且相邻两列所述弯折槽的所述凹槽交替排列。
其中,每个所述调弯部包括依次铰接的若干个锁扣,位于首尾两端的所述锁扣分别与所述导管本体的相邻段形成铰接。
其中,所述锁扣的两个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为斜面或弧面。
其中,所述导管本体设置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为所述导管本体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且所述过线槽在所述导管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连通所述导管本体内部。
一种调弯装置,包括所述调弯导管;
还包括手柄和若干调弯丝,每个所述调弯部至少对应一所述调弯丝,每个所述调弯丝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管本体且位于对应的所述调弯部的前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手柄。
其中,所述手柄内部设置有调弯滑块,所述手柄上套设有调弯旋柄,所述调弯丝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调弯滑块,通过旋转所述调弯旋柄能带动所述调弯滑块沿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拉动所述调弯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茵络(无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茵络(无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36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