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移式叉车车架底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37071.X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5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郦彤炜;何振华;尤胜超;董镌;唐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移式 叉车 车架 底座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移式叉车车架底座结构,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撑弯梁,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底板槽,所述支撑弯梁为整体式结构,所述支撑弯梁包括弧形底边以及位于所述弧形底边两端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支撑弯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端,所述支撑弯梁绕所述底板槽布置,本申请的支撑弯梁为整体式结构,通过压型工序一次成型,由于本申请中的支撑弯梁的两个侧边为非平行布置,且两个侧夹角为9.75°,通过设置该夹角,可以保证在压型成型后,支撑弯梁的侧边不会产生影响精度的回弹,保证了支撑弯梁的生产精度,而且还提高了支撑弯梁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车架底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前移式叉车车架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在前移式叉车车架中底座是联结车体的主要结构件。现有底座结构为件底板上焊接件支撑弯梁;支撑弯梁设计为“U”形结构,两侧边互相平行,因为压型加工零件有回弹难以消除,平行度不能保证,因而生产工艺采用拆分为左、右弯梁各一件,分别下料、压弯、矫正、端面开坡口,拼焊得到支撑弯梁,然后与件底板组焊而成。
支撑弯梁生产工艺性差,需要拆分为两件生产,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组焊需要操作工人以手工划线确定零件焊接位置,按线以零件外形定位实施组焊;定位精度容易受到零件外形误差累积影响。
支撑弯梁外形一致性差,质量不稳定:受零件外形误差影响,支撑弯梁形状精度容易波动,造成后期支撑弯梁与底板组焊时有间隙不均匀现象,需在现场配焊、打磨加以解决,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质量控制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移式叉车车架底座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前移式叉车车架底座结构,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撑弯梁,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底板槽,所述支撑弯梁为整体式结构,所述支撑弯梁包括弧形底边以及位于所述弧形底边两端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支撑弯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端,所述支撑弯梁绕所述底板槽布置,所述底板、支撑弯梁、底板槽同轴布置,所述底板槽的外轮廓与所述支撑弯梁的内轮廓为相似结构,所述底板槽外轮廓尺寸不大于所述支撑弯梁的内轮廓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的延长线的夹角不大于1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的延长线的夹角为9.7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分别与所述弧形底边的两端相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槽包括底板槽弧形底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槽弧形底两侧的底板槽侧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包括底板主体,所述底板槽开设于所述底板主体上,所述底板主体靠近所述底板槽的端部向靠近所述底板槽的方向延伸形成突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突起设有两个且对称布置于所述底板槽端部,所述突起为弧形结构,所述突起与所述底板槽端部相切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主体上设有偏移部,所述偏移部位于所述底板槽外缘,所述支撑弯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偏移部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偏移部的厚度为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370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空玻璃设备的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通标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