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种子幼胚挤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38980.5 | 申请日: | 201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8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孟瑞瑞;王丽华;李杰勤;刘言龙;赵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张建宏 |
地址: | 233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子 挤压 | ||
种子幼胚挤压器,它具有两条夹持臂,两条夹持臂的一端相连、另一端自由,两夹持臂的自由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夹持头、第二夹持头,第一夹持头上具有呈近似于半圆球状的凹坑,第二夹持头上具有呈近似于半圆球状的凸台,凸台与凹坑间为相互配合关系。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种子幼胚挤压器对种子夹取、挤压时,第一夹持头的凹坑容纳种子,第二夹持头的凸台压住种子,同时利用两者对种子的挤压,可将幼胚直接完整挤出,并直接接种到培养基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压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对未成熟的植物种子幼胚直接进行挤压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组织培养实验中,对外植体进行愈伤诱导,一般需要将未成熟种子的幼胚分离出后进行接种,目前,分离未成熟种子幼胚时,先用普通的镊子将种子夹取至滤纸上,用接种针固定种子,再用镊子对种子幼胚进行挤压,挤压出的幼胚再用接种针接到培养基上。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用传统镊子对种子夹取和挤压时,种子易滚动、打滑,难以控制,且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挤压的成功率低、幼胚完整性不佳;几种工具的使用及幼胚长时间停留在空气中,会加重幼胚污染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子幼胚挤压器,该幼胚挤压器在夹取种子过程中可直接挤压出种子幼胚、并将幼胚直接接种到培养基上,它可以避免种子夹取过程中种子滚动、打滑和挤压幼胚时的幼胚破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种子幼胚挤压器,它具有两条夹持臂,两条夹持臂的一端相连、另一端自由,两夹持臂的自由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夹持头、第二夹持头,第一夹持头上具有呈近似于半圆球状的凹坑,第二夹持头上具有呈近似于半圆球状的凸台,凸台与凹坑相对,且凸台与凹坑间为相互配合关系。
由上述方案可见,第一夹持头与第二夹持头合拢时,凸台与凹坑恰好可以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种子幼胚挤压器对种子夹取、挤压时,第一夹持头的凹坑容纳种子,第二夹持头的凸台压住种子,同时利用两者对种子的挤压,可将幼胚直接完整挤出,并直接接种到培养基中。
本实用新型可避免种子夹取过程和挤压幼胚时出现的打滑滚动现象,可以一次性将种子幼胚完整的挤出后直接接种到培养基上,它在使用时操作简单、方便,并可提高接种效率、挤压幼胚的成功率及幼胚完整率,以及避免两种工具交叉使用而造成的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种子幼胚挤压器具有夹持臂1和夹持臂2,两夹持臂的一端相连,另一端自由,两条夹持臂构成一镊子状。夹持臂1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一夹持头3,夹持臂2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二夹持头4,第一夹持头3上具有呈近似于半圆球状的凹坑3a,第二夹持头4上具有呈近似于半圆球状的凸台4a,凸台4a与凹坑3a相对,且凸台4a与凹坑3a间为相互配合关系。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头3及第二夹持头4均呈空心的半圆球形,第一夹持头3的内部轮廓构成凹坑3a,第二夹持头4的外部轮廓构成凸台4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389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扰流板
- 下一篇:一种压滤机压紧松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