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上断路器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0994.0 | 申请日: | 201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8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国宇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柱上断路器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杆以及固定杆一侧设置的柱上断路器,所述固定杆与柱上断路器之间设置有转动腔以及贴合架,所述贴合架内腔开设有弧形内槽,且弧形内槽内腔套设有紧固钢圈,所述转动腔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贴合架左侧开设有第二转盘,所述柱上断路器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杆,且支杆右端开设有半球形转动面,所述转动腔与半球形转动面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水平轴向以及竖直轴向的调节安装机构,实现了柱上断路器与固定杆之间的各角度调节固定,以减少实际操作中固定杆的各种倾斜偏差,进而使得柱上断路器的安装更加安全有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上断路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柱上断路器是指在电杆上安装和操作的断路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供电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各类客户对电力的依赖性日益加强,为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往往将柱上断路器用于电网中的联络、分段、支线上,以便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现有的柱上断路器在电力输送过程中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柱上断路器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现有的柱上断路器往往采用较为稳定的弹片式弹开机构作为断路机构,然而这种弹开机构在柱上断路器上使用时会受到安装角度的影响,从而使得柱上断路器的安全性降低;其次柱上断路器安装时往往直接与电线杆垂直安装,从而使得电线杆本身存在倾斜时也会造成断路器出现倾斜,从而使得柱上断路器内部机构安装时产生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柱上断路器在安装时产生倾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柱上断路器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柱上断路器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杆以及固定杆一侧设置的柱上断路器,所述固定杆与柱上断路器之间设置有转动腔以及贴合架,所述贴合架内腔开设有弧形内槽,且弧形内槽内腔套设有紧固钢圈,所述转动腔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贴合架左侧开设有第二转盘,所述柱上断路器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杆,且支杆右端开设有半球形转动面,所述转动腔与半球形转动面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中心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外侧均开设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腔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开口直槽,所述半球形转动面外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开口直槽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通孔共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通孔圆形处与第一转盘以及第二转盘圆心距离相等,所述通孔相邻的两两之间距离相等,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上的通孔互相连通,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上的通孔通过螺柱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贴合架右端呈弧形结构,所述贴合架与固定杆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紧固钢圈共设置有多个,所述紧固钢圈与固定杆过盈配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水平轴向调节安装机构,由于采用了通过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通过各角度进行调节,又由于采用了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上开设的多个通孔,以及通孔之间通过螺柱的固定连接,实现了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可以轴向各角度进行安装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国宇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国宇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09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