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查空运货物的智能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1795.1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4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谦华 |
主分类号: | G01V5/00 | 分类号: | G01V5/00;G01B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红***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查 空运 货物 智能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查空运货物的智能检测系统,包括,传输装置,跨设于传输装置上的X光机,还包括,设于X光机下一检测位置上的尺寸扫描装置,设于尺寸扫描装置下一检测位置上的影像捕捉装置;所述尺寸扫描装置至少包括一台用于扫描从传输装置上通过的货品的尺寸感应器;所述影像捕捉装置至少包括一组摄像机组件,所述摄像机组件包括摄像机及反射镜;所述X光机、尺寸传感器、摄像机组件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接。同现有的人工与X光机结合检查航空货物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快捷、效率高,而且检查的准确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检查空运货物内各类危险品的智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为确保航空保安及安全的高水平,所有货物在付运前都需要通过检查。这些检查一般都会在货运公司的货仓内进行。或称航空货物检测,需要操作员扫描或阅读空运货单以便确认货物内容细节,同事把有关数据输入电脑系统。操作员需要空运货物的外观进行检测,同时监控空运货物的X光影像以便寻找潜在的问题,实际检查将会视乎情况需要。因此就需要大量熟练的检查员进行以上的工作,从而造成低效(因为工作时间的限制)和高成本的境况。检查员在获得授权前所需接受的强制培训时数也限制了这种熟练员工的供应。还有人为因素,例如疲劳可以导致检查员的疏忽,从而对航空安全构成风险。
按照国际民航组织最新的要求,在2021年6月后,所有航空货物将要进行百分百检查,没有获得有关当局批准的发货人将会被取缔。因此估计市场将会出现已获认可发货人严重短缺的情况,从而增加航空货运的操作难度和构成对航空安全的更高风险。
X光机本身也有局限。例如,由于一般X光检测的程序都是逐一检查货品进行,质量细小的危险品很容易被忽略,因为它在整个X光影像中可能只占极小面积,再加上检查员的人为因素,这样可能会变成一个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某些危险品,例如炸药并没有特定的外型,同时可能拥有和其他非危险品在视觉上类似的特征,因而增加成功发现这些危险品的难度。
曾经有人提议用计算机轴向断层成像(CT)技术来协助操作人员更好的辨识危险品。不过人为因素始终未能解决,而且CT影像机器一般售价要比传统的X光机高约十倍,再加上它较慢的处理速度,导致此项技术并未能真正解决航空货物检测所遇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准确检查代运的空运货物的智能检测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检查空运货物的智能检测系统,包括,传输装置,跨设于传输装置上的X光机,还包括,设于X光机下一检测位置上的尺寸扫描装置,设于尺寸扫描装置下一检测位置上的影像捕捉装置;所述尺寸扫描装置至少包括一台用于扫描从传输装置上通过的货品的尺寸感应器;所述影像捕捉装置至少包括一组摄像机组件,所述摄像机组件包括摄像机及反射镜;所述X光机、尺寸传感器、摄像机组件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接。需检测的空运货物经过X光机后,随着传输装置进入尺寸扫描装置处,在该检查位置,通过尺寸传感器获取货物的尺寸,然后空运货物进入随着传输装置进入影像捕捉装置处,在该位置,摄像机扫描货物上的空运货单条形码,以及从货物的外观侦测任何破损或突出的对象,从而显示可能潜在的危险;X光机、尺寸传感器、影像捕捉装置的摄像机组件均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一个作为中央处理单元的电脑上,中央处理单元可以接收来自X光机、尺寸传感器、影像捕捉装置的摄像机组件的信息,并储存数据及执行影像辨识运算法则,以便与收集的货物外表影像和X光机采集影像进行对比分析;与此同时,中央处理单元可以在货物外表或X光影像显示了存在风险或当尺寸超标的情况下提出警示。
优选地,所述尺寸扫描装置包括跨设于传输装置上的第一支架,固设于第一支架上的三台尺寸传感器,所述尺寸传感器位于传输装置上方。
所述第一支架由四根第一立柱及设于四根第一立柱上端的横梁组件组成;其中两台尺寸传感器固设于横梁组件的两端,且尺寸传感器的感应表面朝下且与水平面成30度角,另一台尺寸传感器固设于横梁组件的中部且感应表面朝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谦华,未经张谦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17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游泳圈
- 下一篇:油气管道收发球筒排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