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连续墙内衬墙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4261.4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5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存雄;寇福富;朱棣;刘期能;黄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盛隆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02D5/20;E02D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钟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连续 内衬 施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内衬墙施工结构,包括导墙,所述导墙的侧壁嵌设有钢筋架,且钢筋架远离导墙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导墙的下端内壁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滑动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多个可横向移动的滑块。该种地下连续墙内衬墙施工结构,通过在导墙的下端内壁设置可随电机转动而对导墙两侧挡板进行振动夯实的施工结构,进而使得灌注在挡板内的混凝土在结构连续振动夯实过程中,受重力作用不断下移并填满在灌注时产生的空隙,提升了混凝土的灌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连续墙内衬墙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内衬墙是针对地下连续墙而言的。一般地下连续墙施工完后,墙面及其不光滑,会形成凹凸不平的墙面。这时有些设计就会再在连续墙内另砌一堵砖墙或者钢筋混凝土墙。
在内衬墙的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将导墙的两侧固定钢筋架和挡板并在导墙和挡板的缝隙中灌注混凝土,由于施工工期的限制,一些操作人员为了赶工期会提升混凝土的灌注速度,此时注入到挡板内的混凝土和挡板内的空气掺杂,易在混凝土之间产生空隙,使得混凝土的灌注效果差,导致混凝土成型后墙体强度低易坍塌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下连续墙内衬墙施工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内衬墙施工结构,具备通过在导墙的下端内壁设置可随电机转动而对导墙两侧挡板进行振动夯实的施工结构,进而使得灌注在挡板内的混凝土在结构连续振动夯实过程中,受重力作用不断下移并填满在灌注时产生的空隙,提升了混凝土的灌注效果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通过在导墙的下端内壁设置可随电机转动而对导墙两侧挡板进行振动夯实的施工结构,进而使得灌注在挡板内的混凝土在结构连续振动夯实过程中,受重力作用不断下移并填满在灌注时产生的空隙,提升了混凝土的灌注效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连续墙内衬墙施工结构,包括导墙,所述导墙的侧壁嵌设有钢筋架,且钢筋架远离导墙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导墙的下端内壁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滑动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多个可横向移动的滑块,且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圆周侧壁固定套设有多个椭圆板,所述连接杆一的侧壁固定套设有多个与椭圆板位置对应的块体,每个所述块体的一侧与挡板贴合设置,且另一侧通过连接杆二固定连接有与椭圆板相贴合的夹板。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且滑块靠近导墙的一侧侧壁与滑槽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多个活动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活动块相对应的纵向条形槽,且活动块嵌设于纵向条形槽内并与纵向条形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块位于电机的两侧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椭圆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椭圆板位于转动杆的侧壁呈线性等距排列。
优选的,所述夹板呈圆弧状板铁结构,且夹板的板体弧度大于椭圆板的端部弧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盛隆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盛隆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4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有储线盒的拼接式水泥电杆
- 下一篇:一种电磁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