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件自动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5013.1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7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江焕辉;康义杰;杨大纬;杨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丸一金属制品(佛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B23P23/04;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刘聪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加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件自动加工系统,包括依次加工管件的第一加工装置和第二加工装置,还包括第一机器人,所述第一机器人用于将管件由所述第一加工装置转移至第二加工装置,所述第一加工装置和所述第二加工装置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夹紧或松开来自所述第一机器人的管件,所述第一机器人将所述第一加工装置的管件经由所述固定装置转移至所述第二加工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件自动加工系统,能够降低生产管件的设备成本,同时,能够提高生产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的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管件自动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管件能够同时满足强度高和重量轻的需求,因而,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管件的制造上,主要的工艺过程有:管材制造、锯切、弯管、开孔槽、焊接、整形和热处理等。
对于管材的制造,通常是由冶炼厂完成,首先将矿石冶炼成液体金属,然后将液体金属冷却,接着,在相应的模具中挤出管材,挤出过程中,不断的挤压或辊压,使得管材的内径、外经和厚度符合要求,挤出的管材的长度可达数十米。
特殊的,在一些加工企业,也可以购置带材,接着,将带材分切,使得带材的宽度与管材的周长相匹配,然后,对带材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进行滚压,最后,再对带材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进行焊接,形成管材。管材的长度可以根据管件的长度规格设定。
对于锯切,主要是使用锯切机。锯切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直接设置在管材生产线的末端,实现连线生产,目的是将管材切断,方便后续加工。
特殊的,在管件制造工艺的末端,还会增加一次锯切,目的是切除余量,使管件的端部尺寸和形状符合图纸要求。
对于弯管,主要是使用弯管机。弯管机的加工对象是锯切产生的直管,弯管机将直管弯曲成特定的形状,例如L形、C形、S形等。
弯管的次数可以不止一次,所使用的弯管机的数量和类型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对于开孔槽,内容包括钻孔、开槽和加工螺纹,目的是方便管件与其他产品的连接和装配。所使用的设备也非常的多样,可以有钻孔机、螺纹机、冲床、切割机、甚至是加工中心。
对于焊接,通常是根据客户的需要来设置,目的是增加固定点或者提供多个管件焊接在一起的产品。
因而,焊接并不是必须的步骤。
对于整形,主要目的是使管件的形状和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方便后续加工,确保管件合格。
整形的方式也非常多样,但通常是配合检具应用。当检测合格后,则停止整形。
对于热处理,是指以加热的方式使管件的内应力和强度。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加工企业会对开孔槽部分进行优化,常见的,是使用机器人或机械手,机器人自动的进行装料和下料操作,代替手工装料和下料。
然而,在现有的应用方式下,机械人只是单纯的节省人力成本,难以兼顾设备成本和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管件自动加工系统,能够降低生产管件的设备成本,同时,能够提高生产产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管件自动加工系统,包括依次加工管件的第一加工装置和第二加工装置,还包括第一机器人,所述第一机器人用于将管件由所述第一加工装置转移至第二加工装置,所述第一加工装置和所述第二加工装置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夹紧或松开来自所述第一机器人的管件,所述第一机器人将所述第一加工装置的管件经由所述固定装置转移至所述第二加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丸一金属制品(佛山)有限公司,未经丸一金属制品(佛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50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安装的安全线路板
- 下一篇:一种PP工程塑料颗粒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