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结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5403.9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2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纪传武;田林;庞鑫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张斌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结晶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结晶器,属于晶体制备技术领域。包括结晶器、循环系统、换热器、冷凝器和离心分离机;它们之间的布置和连接关系为:结晶器的上部连接冷凝器,结晶器侧面设有循环液出口,所述结晶器底部设有晶浆出口和循环冷凝水出口,所述离心分离机位于结晶器下方,离心分离机上部的晶浆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晶浆出口;所述循环系统的一侧设有原料液入口,循环系统的另一侧设置有循环冷凝水入口和循环液入口;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循环系统上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连续结晶器冷凝水综合利用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结晶器,属于晶体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晶体制备技术中,结晶过程中主要采用间歇结晶的结晶方式,传统的间隙结晶工艺中,原料液输送至结晶器后,经过冷凝器的一次冷凝后,通过重力作用,从结晶器底部排出,主要缺点是结晶器产生的二次冷凝水无法被充分利用,且原料液进入结晶器前也需要冷凝,还需要提供原生冷凝水对换热器进行制冷,这就导致资源的重复浪费,设备的产能、生产连续化方面都没有重大的突破,设备容易产生污垢,且设备庞大,单台设备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连续结晶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出的冷凝水综合利用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续结晶器,包括结晶器、循环系统、换热器、冷凝器和离心分离机;它们之间的布置和连接关系为:
所述结晶器的上部设有冷凝水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结晶器侧面设有循环液出口,所述结晶器底部设有晶浆出口和循环冷凝水出口,所述离心分离机位于结晶器下方,离心分离机上部的晶浆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晶浆出口;
所述循环系统的一侧设有原料液入口,循环系统的另一侧设置有循环冷凝水入口和循环液入口,所述循环冷凝水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循环液出口连通,所述循环液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循环冷凝水出口连通;
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循环系统上方,循环系统上部的换热器与循环系统连接管道与换热器的底部连通,换热器的侧部设有混合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器侧部的混合液入口连通,换热器的上部设有原水出口与所述冷凝器上部的原水入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离心分离机是碟式分离机,所述晶浆入口位于碟式分离机的转鼓中心,还设有转鼓上有过滤液出口以及作为晶体出口的喷嘴。
进一步,所述换热器与循环系统连接管道为低温液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结晶过程中,首先原料液进入到循环系统,与结晶系统中循环的结晶液混合,将混合液输送至结晶系统,冷却结晶后,将晶浆排放到碟式分离机,分离出晶体,实现结晶。
(2)结晶器顶部设有冷凝器,底部设有循环冷凝水出口,原料液经过冷凝液后,冷凝水变为二次冷凝水,经过循环冷凝水出口进入换热器,进行冷凝水的二次利用,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及资源的浪费。
(3)结晶器底部设有循环装置,能够将浓度相对较低的浆液运送至循环系统与原料液混合,这样就实现了原料液的循环,防止结晶器内部产生污垢,大大加快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续结晶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结晶器示意图;
图3为换热器示意图;
图4为碟式离心机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工程学院,未经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54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高湿的电池钢壳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钻孔桩施工的泥浆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