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釜夹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5539.X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9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超帆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6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311227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釜夹套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夹套结构,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组件,所述反应釜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人孔组件,所述反应釜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管,且进料管右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法兰,所述反应釜的底面固定连通有排料管,且排料管底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法兰,所述反应釜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整圈的定位板。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采用单头双盘管,加大内盘管的直径以及增加一组,加大换热面积,单头双盘管在釜内空间中更加均匀分布,减少了浓缩时间,采用第一密封轴承、转杆和搅拌扇叶,通过搅拌扇叶转动对物料进行拨动,避免物料分层,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反应釜夹套结构。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和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和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夹套作为反应釜的基本器件之一,传统反应釜夹套大多采用一组内盘管,换热面积较小,换热较慢影响了换热和加工效率,又因反应釜搅拌机构大多采用焊接式搅拌杆,容易使物料出现分层,多层物料换热不均匀。为此,我们提供了反应釜夹套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夹套结构。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夹套结构,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组件,所述反应釜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人孔组件,所述反应釜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管,且进料管右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法兰,所述反应釜的底面固定连通有排料管,且排料管底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法兰;
所述反应釜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整圈的定位板,所述整圈的定位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底端与反应釜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所述反应釜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单头双盘管,且单头双盘管分别与两个安装板相绕接,所述单头双盘管的底端贯穿反应釜的内底壁并延伸至反应釜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电机组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搅拌杆,每个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框式转动件,每个所述转动轴两端的外表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一密封轴承,每个所述第一密封轴承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转杆,每个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扇叶,每个所述框式转动件的内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密封轴承,且转杆远离第一密封轴承一端的外表面与第二密封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耳式支座。
进一步的,所述单头双盘管的通过固定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转动轴底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底轴承组件,且底轴承组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端与反应釜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反应釜夹套结构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单头双盘管,加大内盘管的直径以及增加一组,加大换热面积,单头双盘管在釜内空间中更加均匀分布,减少了浓缩时间,采用第一密封轴承、转杆和搅拌扇叶,通过搅拌扇叶转动对物料进行拨动,避免物料分层,提高了换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超帆防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超帆防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55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反射率的太阳能光伏背板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合成装置